|
|
|
|
|
|
|
- 中国地方志跨文化传播中的受众意识
- [摘要]在文化建设受到更多关注、文化自信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软实力和文化传承重要形式的中国地方志,在跨文件传播的内容和渠道上,着力突出独特性、直观性、高价值和权威性等特征,满足了国外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但同时必须注意,现有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活动往往立足于宏观层面,以广义而非细分的国外受众为主,相应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很大的深化拓展空间。要更为精准地实现中国地方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强化受众意识,从更多层面关注国外接受对象的不同特征;在个性化传播策略上不断优化,努力促成地方志“...
- 作者:田丰
-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 跨文化传播 受众意识 文化差异
- 全文[ PDF 1621.0 KB ] 2020.7(1) 共有 149 人次浏览
|
|
- 浙江乡镇村志编修的历程、特点与价值述论(1949—2018)
- [摘要]浙江乡镇村志的编修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延续性强,而且质量上乘、价值可观,历来居于全国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委、政府、方志部门、学者及乡民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浙江乡镇村志书的编修得到进一步发展,数量与体量蔚为大观,总体质量颇佳,在编修出版、体例内容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并展现出丰富的文献价值、社会价值和文本价值。
- 作者:张勤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浙江 乡镇村志 新方志 编修 编纂学
- 全文[ PDF 1701.0 KB ] 2020.7(1) 共有 82 人次浏览
|
|
- 河南旧志整理及存佚考述河南旧志整理及存佚考述——以《河南历代方志集成》为中心?
- [摘要]河南省的旧志整理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经过了初步摸排调查,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呈现出众多的研究成果。《河南历代方志集成》的出版是这一工作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将民国《河南通志稿》及一些档案资料首次影印出版,而且所收志书底本兼具国内外图书馆馆藏,更是吸收了刘永之、耿瑞玲所著《河南地方志提要》出版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所收志书版本全面,种类丰富。以《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所收录方志为基础,考录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共31种未收志书,加上已经收录的530种,认为现存河南旧志共561种。
- 作者:朱丽晖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河南 旧志 整理 存佚《河南历代方志集成》
- 全文[ PDF 1651.0 KB ] 2020.7(1) 共有 159 人次浏览
|
|
- 历史文本演化下的人物形象变迁:以萧山楼英传记为例
- [摘要]文献多有明代浙江萧山名医楼英入京为明太祖朱元璋治病的记载,但考查明清至今方志、宗谱中的楼英传记,发现这是一个在文本修饰中不断演化、加上口头传扬而形成的故事。精英阶层在楼英传记中为其“儒而未仕”进行委婉修饰,却促进了大众文化中楼英形象的“神仙化”转变,有必要通过文本回溯进行区分,慎重书写现代史志文本。
- 作者:郑洪
-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 关键词:地方志 宗谱 楼英 传记
- 全文[ PDF 1652.0 KB ] 2020.7(1) 共有 177 人次浏览
|
|
- 方志所见宋代记文补遗
- [摘要]方志为一地史事之渊薮,其中所载宋代学记为研究宋代官学、书院等教育组织的重要文献,不过因其分散保存在不同方志中,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曾枣庄、刘琳主编的《全宋文》收录了宋代绝大部分的记文,对宋代研究颇有助益,然此浩大工程难免挂一漏万。如《长洲县学记》为迄今所见宋人俞掞唯一存世文章,徐鹿卿《罗必元故宅记》等记文对宋代书院、祠堂、家族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全宋文》皆失收,今据相关方志对此9篇文章进行补遗,以期为宋代相关文献研究提供新的史料。
- 作者:刘向培
-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关键词:方志 宋代学记 全宋文 书院 补遗
- 全文[ PDF 1656.0 KB ] 2020.7(1) 共有 156 人次浏览
|
|
- 新疆行省制下督、抚、将军的改制探索
- [摘要]清末新疆改设行省,施行“新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策划新设行省的高层政区,妥善处理督、抚、将军的关系是清廷面临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由于朝廷议定的行省建置实际上已经偏离左宗棠、刘锦棠最初的设计,以致贯穿清末新疆省政治生活内部最突出的问题——抚、军争权与督、抚、将军关系问题,本质上是由新疆行省制度设置的不完善及行政层级的缺陷造成的。当新疆的社会常情与朝廷的谕令章程发生矛盾时,其高层政区的运转弊症尤为引人瞩目,清廷也在不断地尝试内外均衡的调适机制。最终,新疆“新制”运行改革的过程,并入了晚清政府探索变...
- 作者:刘志佳
-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新疆省 新疆督抚 伊犁将军 改制
- 全文[ PDF 1672.0 KB ] 2020.7(1) 共有 235 人次浏览
|
|
- 从中河通判万承紫罢官案看道光朝江南河工——兼考万承紫的淮安清江浦生涯
- [摘要]周恩来外曾祖父万承紫,道光初任南河中河通判,因收藏两江总督琦善看中的元代《龙舟图》被琦善弹劾免职。从该案中可见道光时两江总督对江南河工事务的介入、江南河工的奢侈之风,以及南河官场的文化氛围。万承紫尚风雅,收藏甚富,与寓居、往来南河的文人墨士多有交游,罢官后所居“还读书室”为文人雅集之所。原籍南昌的万家因河工而移居于南河治理中心淮安清江浦,万承紫子孙辈也精于河工。万家三代的治水经历也对周恩来产生影响,任总理期间特别重视水利事业。
- 作者:杜涛
- 作者单位: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万承紫 河工 淮安 周恩来
- 全文[ PDF 1724.0 KB ] 2020.7(1) 共有 316 人次浏览
|
|
- 明清时期重庆地区书院记及其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
- [摘要]明清时期重庆书院记是记录、书写和见证书院历史的文献,其数量、分布、撰写时代和作者群对重庆书院文化有生动的展示。从学术意义而言,它是重庆书院微观发展史的“档案”,是地方士人文化活动的见证,揭示了巴渝地区的山川地理和人文精神;从当代价值看,深入研究书院记,还可以对校园文化建设、书院文化遗存重建和旅游等有积极意义。
- 作者:刘霞
-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 关键词:书院记 明清 重庆 学术意义 当代价值
- 全文[ PDF 1690.0 KB ] 2020.7(1) 共有 215 人次浏览
|
|
- 从教会契约文书看邵武美部会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兼论教会契约文书在地方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
- [摘要]以邵武美部会契约文书本文引用的契约文书均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所藏,引用时加注其原始编号。为研究范本,考察同治十二年(1873)至民国20年(1931)邵武美部会与民间社会围绕置产这一经济活动而发生的互动,认为教会契约文书可以提供教士回忆录、教会报刊杂志、年议会录等传统教会研究资料和正史、地方志等官修著述均未记载的历史资料,构建新的区域教会史研究范式,客观、真实、全面地展示区域教会发展历史,进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地方历史全貌。
- 作者:李莉
-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 关键词:教会契约文书 邵武美部会 民间社会 互动
- 全文[ PDF 1618.0 KB ] 2020.7(1) 共有 162 人次浏览
|
|
- 河池宋代宜州铁城相关史事考
- [摘要]宜州铁城是南宋末年广西地方官吏专为抗击蒙古军入侵而建筑的一座城池,它与宋蒙(元)战史、广西地方史紧密相关。笔者在考释遗址内现存摩崖石刻及结合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宜州铁城创筑的缘由、发起者、过程及结果作了探讨,并考察推动铁城建筑的重要人物——胡颖和云拱在广西任官期间的事迹。宜州铁城的创筑反映了在蒙古“斡腹之谋”的背景下,广西一度成为宋蒙战争的重要战场以及宋庭对广西边防经营的史实。
- 作者:覃旺
-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关键词:宜州铁城 广西 宋蒙战史 斡腹之谋
- 全文[ PDF 3246.0 KB ] 2020.7(1) 共有 454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