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新编《浙江通志》自然部类特色探究
- [摘要]自然部类是志书的基础部类,反映的是一地最具本源性的事物,其设计与编纂是这部志书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与关键之处。《浙江通志》在自然部类卷目(分志)设置思路上体现出记述的全面性、结构的合理性和特色的鲜明性等特点,巧妙地呈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本特征与记述框架。在各卷记述上更加注重体现地方特色、更加注重图、表体裁的运用,更加注重资料性与学术性并重,充分彰显了自然部类志书的记述特点。
- 作者:郑金月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省志 《浙江通志》 自然部类 卷目设置 编纂特色
- 全文[ PDF 958150.0 KB ] 2025.12(1) 共有 195 人次浏览
|
|
- 中国高校方志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 [摘要]中国高校方志学教育历经民国、新中国两个时期,其发展历程与国家大规模修志互为促进。方志学附属于历史学,具有偶然性较大、稳定性不强,游离于高校学科(专业)正常发展轨道之外,师资不稳定。深入研究方志学教育发展历程对当下高校方志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方志学应通过在历史学专业下面设置方志学专业方向,依托传统历史学专业实行人才分流培养;集中全国方志学师资,扎实推进方志学理论研究,建立起完整的包括各分支学科在内的较为成熟的方志学理论体系;并以校地合作为纽带,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修志人才,如此方...
- 作者:沈松平 朱瑞阳
-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 关键词:高校方志学教育 发展历程 特点 启示
- 全文[ PDF 1193565.0 KB ] 2025.12(2) 共有 124 人次浏览
|
|
- 30余年来规模化村村修史志的时空与类型考察
- [摘要]村史志编修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0余年来的村史志编修历史值得研究。村史志编修主要包括“点状式一村修史志”与“规模化村村修史志”两大类型,点状式一村修史志指民间自发的一村一志编修活动,规模化村村修史志则是有组织的编修活动;两类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村落终结”时代,规模化村村修史志更能满足时代需求。考察30余年来规模化村村修史志实践可知,至少有10个地级市、109个区县展开试点,成效显著。系统研究规模化村村修史志的历程、核心要素,考察其时空与类型,可以为村史志编修提供参考。
- 作者:钱茂伟 王笑航
-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关键词:村史志 村村修史志 公众史学 乡村文化建设
- 全文[ PDF 1292002.0 KB ] 2025.12(3) 共有 57 人次浏览
|
|
- 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比较研究——基于14省(直辖市)的文本分析
- [摘要]在全面完成第二轮地方志编修任务的背景下,回顾和分析我国地方志编修规划的形成与演进历史,综合比较14省(直辖市)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文本,其名称、发布时间、发布单位、法律位阶、框架结构、目标任务、规范要求、保障措施、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等虽各有不同,但内涵有共通之处。通过检视与反思,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存在编制修志规划的依据不足、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差异性、配套政策的协同性不够、规划的地方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透视第二轮修志规划的行政逻辑和理论逻辑,在第三轮修志工作规划的编制中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将提升修志规划地位...
- 作者:陈郑云
-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关键词:二轮修志 规划体系 志书质量
- 全文[ PDF 1322531.0 KB ] 2025.12(1) 共有 225 人次浏览
|
|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新方志实践探索
-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纂新的地方志被纳入《1956—196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自此,全国范围内的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展起来,具有悠久修志文化传统的山西也开启了编纂社会主义地方志的实践探索。山西许多市县成立修志机构,抽调人员开展工作,掀起修志热潮并取得一定成果。尽管这一时期的修志实践存在很多问题,但在继承修志传统、创新修志理论、探索工作体制、保存文献资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后山西新方志编纂积累经验。
- 作者:王张强
-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编辑部
- 关键词:山西 新方志 实践探索
- 全文[ PDF 1411795.0 KB ] 2025.12(2) 共有 68 人次浏览
|
|
- 两轮省级公安志编纂历程的回顾
- [摘要]公安志是新编地方志中的重要专业志,在两轮修志中,省级公安志编纂成果丰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首轮省级公安志编纂是在新方志编纂理论和编纂经验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开展的,走了一些弯路;第二轮修志时,在首轮修志工作的基础上,有了明显进步,但仍有不足。笔者以两轮省级公安志编纂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省级公安志编纂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全面客观地展现两轮省级公安志编纂的历史进程,总结其成绩和经验教训,以期对第三轮公安志的编纂工作有所裨益。
- 作者:易双立
- 作者单位:北京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 关键词:两轮 省级 公安志 编纂历程
- 全文[ PDF 1280816.0 KB ] 2025.12(3) 共有 65 人次浏览
|
|
- 入志方言的调查、记述与分布呈现
- [摘要]方志方言篇主要记述一地方言的种类、分布、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内容。从整体来看,旧版方志注重代表点方言的记写,但对一地方言的分布和内部差异等呈现不足,降低了方志方言篇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编纂方志方言篇,应突出方志特有的“志”的属性,除了对代表点方言进行准确具体的描写,还应体现该地方言的具体分布和内部差异等。县级方志方言篇的概述,应建立在村(行政村或自然村)级单位方言调查的基础上。方志方言篇应该有方言分布地图,也可根据需要制作方言特征地图。
- 作者:吴 健
-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 关键词:方志方言篇 编纂 方言调查
- 全文[ PDF 1218374.0 KB ] 2025.12(3) 共有 68 人次浏览
|
|
- 地方志标准化建设的检视与前瞻地方志标准化建设的检视与前瞻
- [摘要]标准决定质量,地方志标准化有助于实现地方志工作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应在系统考察地方志标准化建设的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全国地方志鉴标准发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地方志工作标准体系和编制规划;构建工作机制,建立国家地方志行业标准立项、编制和审查发布制度;鼓励先行先试,引导各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学会编制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地方志编纂标准化路径建设,助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 作者:李迎春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 标准化 检视 前瞻
- 全文[ PDF 1152404.0 KB ] 2025.12(2) 共有 73 人次浏览
|
|
- 利权外溢与转圜:全面抗战时期江西天蚕丝的科学改良
- [摘要]天蚕丝是我国重要出口商品,而中国天蚕“丝质最优良者,首推江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近代江西天蚕业长期利权外溢。全面抗战爆发后,江西省围绕增产改质和挽回利权的核心关切,以泰和天蚕丝改良场、民生天蚕丝厂为改良先锋,构建了机构化的科学研究、公司化的经营业态、专业化的技术传播、扎实性的基层实践的立体产销模式。但受蚕户动力不足、经费难以保障、改良人员私利之争及围绕蚕丝收购引起的利益博弈等问题影响,改良未完全实现振兴江西天蚕业的初衷。在考察天蚕丝改良时,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进步,更应重视产销模式与资本运转。
- 作者:余静林 胡 燕
-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 关键词:战时 江西 天蚕丝 技术改良 统制经济
- 全文[ PDF 2150868.0 KB ] 2025.12(1) 共有 163 人次浏览
|
|
- 马鹤天与抗战时期榆林中国边疆学会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马鹤天在陕西榆林领衔创设的中国边疆学会,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形成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高潮的体现。榆林中国边疆学会创设时制定的研究规划,特别是关注西北和华北边疆问题的研究,以及形成的独特的学术志趣,拓展了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边疆研究的广度,是完善这一时期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及学术成就有强烈的历史现实性,呈现出独特的学术特点和学术影响,其遗世的方志类成果,为当代史志编纂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 作者:王志平
-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马鹤天在陕西榆林领衔创设的中国边疆学会,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形成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高潮的体现。榆林中国边疆学会创设时制定的研究规划,特别是关注西北和华北边疆问题的研究,以及形成的独特的学术志趣,拓展了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边疆研究的广度,是完善这一时期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及学术成就有强烈的历史现实性,呈现出独特的学术特点和学术影响,其遗世的方志类成果,为当代史志编纂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 全文[ PDF 1136088.0 KB ] 2025.12(1) 共有 158 人次浏览
|
|
- 社会文化史视域下的地方志研究现状与展望
- [摘要]近20年来,社会文化史、历史人类学和后现代史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地方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学者们开始将地方志视为一种特殊“文本”,分别从“方志纂修与政治、社会、文化的互动”
- 作者:秦浩翔 谢宏维
-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关键词:社会文化史 地方志 历史书写 研究综述
- 全文[ PDF 1537139.0 KB ] 2025.12(2) 共有 116 人次浏览
|
|
|
|
|
|
|
|
- 第三轮修志若干问题探究
- [摘要]
- 作者:执笔:范永恒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
- 全文[ PDF 646865.0 KB ] 2025.12(1) 共有 152 人次浏览
|
|
- 上饶县名含义演变考析
- [摘要]
- 作者:王 涛
-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关键词:
- 全文[ PDF 749585.0 KB ] 2025.12(3) 共有 68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