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第二轮修志的实践检视与进路思考——以浙江市县志书编纂为例
  • [摘要]第二轮修志期间,浙江各市、县(市、区)推动地方志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围绕修志流程的整体认知和具体环节的规范把控凝聚共识,各地志书记录、展示浙江人民取得的改革发展重大成就,在体例创新和主题表达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浙江方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面向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地方志仍缺乏与社会群体同编共读的有效机制,尚未真正步入数字修志的实践阶段,还需进一步培育宏大叙事框架下的民生意识与性别关怀。第三轮修志要在第二轮的基础上再出发,以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标注事业发展...
  • 作者:徐鹏
  • 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浙江市县志书 第二轮修志 建章立制 流程规范 志书品质
  • 全文[ PDF 1706813.0 KB ] 2023.10(1)  共有 508 人次浏览
  • 地图如何叙事:《雍录》地图中的空间
  • [摘要]程大昌通过绘制长安地图,将长安塑造为可供后世治理天下取鉴的参照对象,通过地图悄然完成关于长安的典范叙事。地图上的长安实际上发挥了构建空间叙事与提供叙事空间两类职能,并深度参与了这两种叙事。通过这两类叙事,长安由一处意义不明的地理“空间”变为意义清晰的“地方”。这两种地图中的叙事并不对立,或许在一幅图中同时存在,两者都使长安具有典范的样貌与意义。因此,阐明空间的地方意义应当是绘制方志地图的动机之一,也是我们理解其中叙事的关键。
  • 作者:王松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方志地图 《雍录》 空间叙事 叙事空间
  • 全文[ PDF 5055015.0 KB ] 2023.10(6)  共有 155 人次浏览
  • 明代科举策问中的《大明一统志》
  • [摘要]大明一统志》是明英宗朝所编修的全国地理总志,作为御制书籍,是明代科举策问的重要题材,它的编纂、内容等在成化至嘉靖年间屡次出现在策题内,经常与地方的地理沿革和风俗人情相结合,成为科举考试的考察内容。相关策问及策文深受朝廷主流思想影响,多给予《大明一统志》很高的评价。正德、嘉靖时期,出现较为客观的评价,认为其在体例、内容上尚有可改进之处。《大明一统志》入策,有助于进一步推广该书,起到宣扬明英宗大兴文治的作用,更是夸耀明代大一统的途径之一。
  • 作者:安瑞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大明一统志》 科举 策问 策文
  • 全文[ PDF 1080522.0 KB ] 2023.10(4)  共有 320 人次浏览
  • 南中梵宇:成化《广州志》对珠三角佛教史料的书写与研究
  • [摘要]珠三角地区的方志修撰起步较晚,清代以前的广州府志皆残缺不全,成化《广州志》是除大德《南海志》残卷外,编撰较早,内容也最丰富的广州志书。其中有保存完整的《寺观》3卷,对成化以前珠三角佛寺记录颇为翔实,与此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方志书写对佛寺漠视有着明显不同。这些文献记载本身符合当时珠三角真实的历史现状,是明中叶以前佛教笼罩珠三角人们的思维与观念的客观反映,显示出儒家文化未兴起之前,佛教对珠三角民众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
  • 作者:杨宪钊
  • 作者单位:珠海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成化 《广州志》 佛寺 地域变迁
  • 全文[ PDF 1208819.0 KB ] 2023.10(5)  共有 319 人次浏览
  • 明清土司司所志编纂研究
  • [摘要]司司所志是土司辖区重要文献,明清时期广泛分布于今我国西南、中南以及中南半岛北部区域。上级志书编修需要、展示守土之责、表彰祖先功绩是其编纂的三大动力,纂修人员构成中基本都包含土司家族成员,编纂体例与府州厅县志无异,但拥有“世系”“土兵”“土司家族契约文书”等特色篇目。对照传统府州厅县志,土司司所志具有家族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点,在西南史地、边疆以及方志研究中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 作者:黄  伟  巴兆祥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关键词:明清 土司司所志 分布 编纂 价值
  • 全文[ PDF 1394324.0 KB ] 2023.10(3)  共有 616 人次浏览
  • 明清民国时期地方志中的华山图绘研究
  • [摘要]华山位于秦岭山脉东部,具有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意义。明清民国时期,在15部所含地域包括华山的地方志中,有12部的图中有华山这一地理要素。华山在地方志图中,有作为图中要素和作为景观主体两种表现形式,前者多在舆图中出现,后者则表现为专门的华山景观图。这一时期方志中的华山图绘,总体上越来越完整、详细、准确。相比其他山地景观,华山在这一时期地方志的图中具有相对独特的地位,但民国时期有所弱化。华山图绘在地方志中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华山在地方志编者心中重要性的变化与地方志阶段性发展的过程。
  • 作者:朱晓明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关键词:华山 地方志 历史地图
  • 全文[ PDF 21167222.0 KB ] 2023.10(4)  共有 344 人次浏览
  • 《宗规》十六条作者考辨
  • [摘要]《宗规》一卷,见收于《重定齐家宝要》《五种遗规·训俗遗规》《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等丛书,明万历以后各地众多宗族谱牒中亦全录或节录其文,作者有王士晋、何士晋等数种说法。经初步考证,王士晋为何人尚无定论,何士晋的任职、著作及家族情况亦未能提供其为《宗规》作者的直接证据。通过对陈宏谋《训俗遗规》与张文嘉《重定齐家宝要》时空视角的比较,结合上述考订,可基本断定《宗规》作者为明万历宜兴人何士晋,而王士晋的出现则多由陈宏谋讹误所致。
  • 作者:潘宁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 关键词:《宗规》 王士晋 何士晋 范涞
  • 全文[ PDF 3383248.0 KB ] 2023.10(5)  共有 158 人次浏览
  • 明清广东地理志书中省域图的绘制
  • [摘要]近来地图史研究蓬勃发展,方志地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亦受到关注,但是学界较少关注广东地理志书中广东省域图的绘制。笔者基于广东地理志书,初步探讨明清广东地理志中的广东省域图的现存情况、编绘缘由、成图时间、图说关系、图面内容及各图之间的承继关系。明清广东地理志书有15幅广东省域图,类型均为政区图,按绘制方法可分为道光前、后期;从成图时间、绘图风格及图面内容可分为3个谱系,即嘉靖《广东通志初稿》之《广东地理总图》、万历《广东通志》之《广东疆域图》和道光《广东通志》之《广东舆地总图》三派。
  • 作者:李莉婷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关键词:明清 地理志书 广东省域图 谱系
  • 全文[ PDF 12576779.0 KB ] 2023.10(6)  共有 352 人次浏览
  • 地域知识的嬗变:论洪武《苏州府志》的再发现
  • [摘要]今存洪武《苏州府志》是原署作者卢熊的《吴郡广记》在刊刻中被改动体例和题名的产物,称其为《洪武志》更符合历史事实。《洪武志》虽然是最早的苏州方志之一,但在后代方志修纂中的影响比较有限。随着清代中期钱大昕等学者将其运用到历史地理学术研究中,《洪武志》从地方性知识的载体转变为更广阔学术史脉络的一环,从而得到再发现。近代以来傅增湘等学者关注《洪武志》的版本价值,围绕其产生的近代人事史料使得《洪武志》获得新一次的发现。
  • 作者:魏珞宁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 关键词:《苏州府志》卢熊 钱大昕 地方知识 傅增湘
  • 全文[ PDF 1683836.0 KB ] 2023.10(3)  共有 417 人次浏览
  • 方志版权意识的兴起与“修志姓氏”的设置
  • [摘要]明代正德年间,我国方志开始在卷内设置“修志姓氏”,这标志着方志版权意识的觉醒。万历时期,“修志姓氏”逐渐规范,我国的方志版权开始走向成熟。清代道光时期的方志开始在每卷内细述该卷的负责人员,征示着现代方志署名的先声。方志版权意识的兴起,是在方志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伴随着士人对方志认识的加深,以及朝廷上下对修志的重视,署名越来越成为参修人员的迫切需求。
  • 作者:王志强
  •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江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 关键词:方志 修志姓氏 版权 方志学
  • 全文[ PDF 1113245.0 KB ] 2023.10(5)  共有 178 人次浏览
  • 严如熤“汉江南北图”绘制时间考论
  • [摘要]严如熤绘有一套“汉江南北图”,包括《汉江以北四省边舆图》和《汉江以南三省边舆图》两图。通过图上县级治所的迁移情况,可大致判断“汉江南北图”绘制于嘉庆十三年至十八年。但通过图上若干佐贰、营汛驻地的考证,笔者发现存在与嘉庆十三年至十八年的绘制时间相矛盾的情况。这种矛盾情况的产生,可能不是客观资料的限制,而是严如熤的有意之举。这种现象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舆图所承载地理信息的复杂性”,进而认识到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传统中应不包含当今地图对于地理信息表现的“现时性”“共时性”特征。中国古代地图中可能会出现不...
  • 作者:刘赟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关键词:严如熤《汉江以北四省边舆图》《汉江以南三省边舆图》绘制时间
  • 全文[ PDF 12732036.0 KB ] 2023.10(4)  共有 248 人次浏览
  • 俞樾的修志成果及方志观
  • [摘要]俞樾是清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述丰富,以往学者研究大多集中在这些领域。事实上,俞樾在地方志领域也颇有建树,曾参与4部地方志的编修,并对地方志文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以俞樾参与编修的4部地方志为基础,辅以他与友人的通信和年谱等文献,论述其在地方志编修上重视体例、广收博采、承袭古制而不守旧、直笔谠论、无官私之见等观点。
  • 作者:夏汇丰
  • 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
  • 关键词:俞樾 方志观 同治《上海县志》光绪《川沙厅志》光绪《镇海县志》同治《续天津县志》
  • 全文[ PDF 1306893.0 KB ] 2023.10(3)  共有 243 人次浏览
  • 天启成都《府治合属郡县总图》研究
  • [摘要]《府治合属郡县总图》作为天启《新修成都府志》所附舆图的首图,向世人呈现出晚明成都府的权力架构、政区层级、城池分布、军防要塞、交通道路等区域地理概貌,着重凸显成都府城的核心地位,服务于地方治理,反映了晚明成都府及其所属州县间的密切关联。虽有道路里程支撑,绘图者却并不以准确性作为首要考量,而重在政治和军事信息的“告知”,尤其对卫所和驿站的标注显示了绘图者对晚明成都府地缘格局的战略认知。纵观明代方志地理总图的绘制概况,《府治合属郡县总图》颇具时代典型性。
  • 作者:熊  梅  林靖翔
  •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天启 成都 《府治合属郡县总图》 地理总图
  • 全文[ PDF 9233228.0 KB ] 2023.10(6)  共有 254 人次浏览
  • 故宫藏两种康熙内府抄本《大清一统志》考辨
  • [摘要]明代正德年间,我国方志开始在卷内设置“修志姓氏”,这标志着方志版权意识的觉醒。万历时期,“修志姓氏”逐渐规范,我国的方志版权开始走向成熟。清代道光时期的方志开始在每卷内细述该卷的负责人员,征示着现代方志署名的先声。方志版权意识的兴起,是在方志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伴随着士人对方志认识的加深,以及朝廷上下对修志的重视,署名越来越成为参修人员的迫切需求。
  • 作者:杨国彭
  •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 关键词:康熙 大清一统志 徐乾学 韩菼
  • 全文[ PDF 1354747.0 KB ] 2023.10(5)  共有 119 人次浏览
  • 地方志与竹枝词的取材来源及其存在问题
  • [摘要]
  • 作者:严奇岩
  •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暨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
  • 关键词:竹枝词 地方志 取材来源 史源学 存在问题
  • 全文[ PDF 1009797.0 KB ] 2023.10(2)  共有 166 人次浏览
  • 清初地方官金镇的方志修纂与文学世界
  • [摘要]清初历任河南汝宁与江南扬州两地知府的金镇,先后主持修纂康熙元年《汝宁府志》与康熙十四年《扬州府志》。清初地方官修志大多来自朝廷功令的要求,然而作为循吏的金镇受其个人经历、文学交游、地域想象、自我形塑等因素影响,前后两部志书的编纂却采取了不同的修志策略,并在志书自序中透露出十分显豁的“非功令性”,即官方行为中的私人趣向。金镇的个案还为易代之后文坛整合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侧面,像他这样以文章自命的地方官还有许多,记忆的磨损将他们的文人面相汰洗殆尽。通过考察由地方官深度介入的方志修纂,庶几有助于重建这...
  • 作者:孙旭枫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关键词:地方官 地方志 私人趣向 非功令性 文学关系网络
  • 全文[ PDF 2201473.0 KB ] 2023.10(3)  共有 311 人次浏览
  • 清抄本《神木县志》的成书年代及编纂影响
  • [摘要]作为神木县现存最早的方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版《神木县志》始终缺少具体、明确的成书时间,只言为“清抄本”。通过对比政区归辖、职官位序、艺文碑刻等相关内容,该志的内容断限时间在康熙五十四年,汇集或在次年,但不会超过五十五年三月。后因未经刊刻印刷,方志流传上形成地方人员抄录的多个本子,出现后人添入内容、彼此时间抵牾的现象。影印“清抄本”的内容至乾隆十年后再未更改,成书则在道光时期。之后,地方政府编修《榆林府志》《神木县志》时,对“清抄本”内容有直接引用与借鉴,彼此间有密切关联,反映该书在地方史志编纂...
  • 作者:代剑磊
  •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神木县志》清抄本 职官记录 成书年代
  • 全文[ PDF 3641726.0 KB ] 2023.10(4)  共有 330 人次浏览
  • 明清方志的海防记述之形成与演变——以广东澄海县为例
  • [摘要]明清方志《海防志》的形成与演变是体现地方官绅海防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作为海防要地,广东澄海县的清代各版县志《海防志》之记述内容有显著变化。康熙、雍正两版县志名为“海氛志”,具有纪传体色彩,主要记录明代和清初的海盗代表人物;乾隆、嘉庆两版县志改以“海防志”作为篇名,相关记述转为编年体,并以按语等形式记录诸多重要海防信息。篇名与体例的变化,表明方志记载的重心从海盗事件逐渐转向海防建置和海防地理,反映出不同时期澄海地方官员与士绅的海防观念的变化,有助于审视明清海防思想演进的多种面相。
  • 作者:姚舒婷   黄忠鑫
  •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暨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关键词:清代 澄海 《海防志》 海防记述
  • 全文[ PDF 1816957.0 KB ] 2023.10(6)  共有 398 人次浏览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