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第二轮区县志编纂审核与第三轮修志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 [摘要]北京市第二轮区县志编纂从初稿编写到陆续出版,编纂周期约五六年,篇幅在100万字左右。这样的修志成果是否达到了理想目标,有哪些需要认真总结的地方?对第二轮区县志书编纂中的人员素质、资料征集和编纂周期等问题要正确对待,审稿中应根据志书本质属性,提出切实可行意见。第三轮志书部分篇章资料收集工作要有新突破,参与修志人员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 作者:王鹏
-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区县志 第二轮修志 第三轮修志
- 全文[ PDF 695293.0 KB ] 2023.10(2) 共有 314 人次浏览
|
|
- 扶贫历程与扶贫志体例设计研究
- [摘要]编纂扶贫志全方位记载中国扶贫开发事业,首先要全面梳理和精准研判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准确把握各个阶段的工作中心和扶贫方式。由于各地的扶贫成效是经济增长带动、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支持、社会帮扶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地的扶贫历程并不完全对应全国扶贫工作历史分期。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扶贫工作具体情况确立志书断限,创新体例结构,把握好形式与内容、横排与纵述、集中与分散、共性与个性等4个对立统一的基本原则,融全国扶贫大历史背景共性和突出本地扶贫工作的个性于一体,编纂具有鲜明时代特...
- 作者:王丹林
-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关键词:扶贫志 历程 体例设计 原则
- 全文[ PDF 964830.0 KB ] 2023.10(5) 共有 355 人次浏览
|
|
- 村村修史志的早期实践:贺小康的天童村史志编修
- [摘要]贺小康系原浙江省宁波市鄞县天童乡文书,一个具有乡土历史情怀的地方史工作者。20世纪80年代,曾独力编修3部天童乡史、6部村史、1部厂史,遍及天童乡各村,且首创模版化操作路径,可称为乡村史编修的“天童经验”。它使天童地区的基层书写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现以乡镇为单位的“村村修史志”理想;亦为今后民间修史提供可行范式;对当代乡村史编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价值。
- 作者:钱茂伟 罗茵宁
-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 关键词:贺小康 村村修史志 天童经验 公众史学
- 全文[ PDF 1314989.0 KB ] 2023.10(2) 共有 240 人次浏览
|
|
- 略论重释方志中的地理信息
- [摘要]对传统文献中的地理信息进行不断重释,是我国历史地理编纂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自汉晋以来已成大观。方志是历史上汇集地理资料最丰厚的文献之一,其中的信息浩如烟海。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信息开展重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方志文献,梳理城市文脉的传承,将其中“沉睡”的文字化为今日可以多方面使用的资料,应用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实现修志为用这一方志基本目标,起到开山凿石的基础之功,这也是方志文化回应社会需求的必由之径。
- 作者:张灵
- 作者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关键词:重释 方志 地理信息
- 全文[ PDF 1316166.0 KB ] 2023.10(5) 共有 163 人次浏览
|
|
- 关于军事志旧志整理的思考关于军事志旧志整理的思考
- [摘要]军事志旧志整理是对军事志旧志进行收集、梳理、分类、点校、汇编及出版等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搜集军事志旧志文献、编辑军事志旧志总目录、编辑军事志旧志提要、辑录军事资料、刊印与辑佚军事志旧志、建设军事志旧志数据库等。军事志旧志整理工作应科学统筹、稳步推进,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军事志旧志文献,并做好军事志理论的总结提炼。
- 作者:黄学爵 刘心嵩
-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 关键词:军事志 旧志 整理
- 全文[ PDF 1180207.0 KB ] 2023.10(2) 共有 288 人次浏览
|
|
- 南中梵宇:成化《广州志》对珠三角佛教史料的书写与研究
- [摘要]珠三角地区的方志修撰起步较晚,清代以前的广州府志皆残缺不全,成化《广州志》是除大德《南海志》残卷外,编撰较早,内容也最丰富的广州志书。其中有保存完整的《寺观》3卷,对成化以前珠三角佛寺记录颇为翔实,与此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方志书写对佛寺漠视有着明显不同。这些文献记载本身符合当时珠三角真实的历史现状,是明中叶以前佛教笼罩珠三角人们的思维与观念的客观反映,显示出儒家文化未兴起之前,佛教对珠三角民众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
- 作者:杨宪钊
- 作者单位:珠海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成化 《广州志》 佛寺 地域变迁
- 全文[ PDF 1208819.0 KB ] 2023.10(5) 共有 306 人次浏览
|
|
|
|
- 《宗规》十六条作者考辨
- [摘要]《宗规》一卷,见收于《重定齐家宝要》《五种遗规·训俗遗规》《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等丛书,明万历以后各地众多宗族谱牒中亦全录或节录其文,作者有王士晋、何士晋等数种说法。经初步考证,王士晋为何人尚无定论,何士晋的任职、著作及家族情况亦未能提供其为《宗规》作者的直接证据。通过对陈宏谋《训俗遗规》与张文嘉《重定齐家宝要》时空视角的比较,结合上述考订,可基本断定《宗规》作者为明万历宜兴人何士晋,而王士晋的出现则多由陈宏谋讹误所致。
- 作者:潘宁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 关键词:《宗规》 王士晋 何士晋 范涞
- 全文[ PDF 3383248.0 KB ] 2023.10(5) 共有 157 人次浏览
|
|
- 方志版权意识的兴起与“修志姓氏”的设置
- [摘要]明代正德年间,我国方志开始在卷内设置“修志姓氏”,这标志着方志版权意识的觉醒。万历时期,“修志姓氏”逐渐规范,我国的方志版权开始走向成熟。清代道光时期的方志开始在每卷内细述该卷的负责人员,征示着现代方志署名的先声。方志版权意识的兴起,是在方志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伴随着士人对方志认识的加深,以及朝廷上下对修志的重视,署名越来越成为参修人员的迫切需求。
- 作者:王志强
-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江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 关键词:方志 修志姓氏 版权 方志学
- 全文[ PDF 1113245.0 KB ] 2023.10(5) 共有 175 人次浏览
|
|
- 文化抗战:抗战时期贵州方志编纂史略
- [摘要]
- 作者:刘子星
-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抗战时期 贵州 方志编纂 文化抗战
- 全文[ PDF 1322196.0 KB ] 2023.10(2) 共有 276 人次浏览
|
|
- 故宫藏两种康熙内府抄本《大清一统志》考辨
- [摘要]明代正德年间,我国方志开始在卷内设置“修志姓氏”,这标志着方志版权意识的觉醒。万历时期,“修志姓氏”逐渐规范,我国的方志版权开始走向成熟。清代道光时期的方志开始在每卷内细述该卷的负责人员,征示着现代方志署名的先声。方志版权意识的兴起,是在方志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伴随着士人对方志认识的加深,以及朝廷上下对修志的重视,署名越来越成为参修人员的迫切需求。
- 作者:杨国彭
-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 关键词:康熙 大清一统志 徐乾学 韩菼
- 全文[ PDF 1354747.0 KB ] 2023.10(5) 共有 113 人次浏览
|
|
- 地方志与竹枝词的取材来源及其存在问题
- [摘要]
- 作者:严奇岩
-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暨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
- 关键词:竹枝词 地方志 取材来源 史源学 存在问题
- 全文[ PDF 1009797.0 KB ] 2023.10(2) 共有 165 人次浏览
|
|
- 郑桓公早期居地变迁考
- [摘要]
- 作者:叶先闯
-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关键词:郑桓公 棫林 拾 郑 都邑变迁
- 全文[ PDF 1430497.0 KB ] 2023.10(2) 共有 268 人次浏览
|
|
|
|
- 明清至民国时期四川牛踏堰灌区的水利纠纷与地域社会
- [摘要]牛踏堰在明、清、民国3个时期均发生过较大的水利纠纷。通过还原纠纷过程,发现结构性分水矛盾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架构在分水矛盾之上的水利规则,本可发挥消弭纠纷、建立用水秩序的作用,但当旧有水利规则未能因时因势变通时,却会成为纠纷产生的根源。在纠纷解决方面,官府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明代牛踏堰灌区已形成家族间的地缘性水利联盟,清代衍生出两个互不相统的具有董事会性质的水利组织,民国时期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但仍无法消解结构性分水矛盾。
- 作者:牟旭平
-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乐山县 牛踏堰 水利纠纷 地域社会
- 全文[ PDF 2406681.0 KB ] 2023.10(2) 共有 264 人次浏览
|
|
- “黄茅瘴”含义源流考——以方志文献为中心的考察
- [摘要]“黄茅瘴”是古代最常见的瘴名之一。它以发生地常见的植物为名,主要出现于两广、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该概念出现在西晋。在明清方志中,“黄茅瘴”呈现出时节和病理上的地域性差别。两广的“黄茅瘴”多发生于农历七月至九月间,所致之病“热瘴”(恶性疟)和“冷瘴”(间日疟或三日疟)皆有。福建西部的“黄茅瘴”多发生于农历九月,所致之病以“冷瘴”为主。江西南部的“黄茅瘴”多发生于农历五月至六月,所致之病以“热瘴”为主。地域开发的推进和医药条件的改善则是其发生的限制性因素。
- 作者:江震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关键词:黄茅瘴 热瘴 冷瘴 地方志
- 全文[ PDF 1295411.0 KB ] 2023.10(2) 共有 186 人次浏览
|
|
- 基层选举与派系纷争基层选举与派系纷争——以抗战胜利后汉口市复兴区第八保保长选举为中心
- [摘要]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汉口市复兴区第八保保长选举中,国民党党部人员王干臣虽获得多数选票,但三青团方面却极力反对。党团双方借助各自资源,分别公函负责处理选举纠纷的汉口市政府,汉口市政府将纠纷交由湖北省民政厅裁判。最终,在三青团、汉口市政府、湖北省民政厅三方合力之下,王干臣保长当选无效,复兴区第八保重新民选保长。在战后各地的基层选举中,由派系纷争引发的选举纠纷颇具有普遍性,而这些选举纠纷共同折射出国民党基层统治的弱化。
- 作者:杨巍巍
-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 关键词:基层选举 派系纷争 保长选举 统治弱化
- 全文[ PDF 1377569.0 KB ] 2023.10(2) 共有 204 人次浏览
|
|
- 两轮修志期魏晋南北朝方志学术研究述略
- [摘要]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此有研究将这一时期视为规范方志编纂的重要发端。尽管其时各种形式的志书编纂活动十分普遍,但由于距今久远、志书散佚等多种因素,长期以来对其研究相对较为薄弱。20世纪80年代全国两轮大规模修志工作开展以来,这一状况逐步有所改观。特别是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时期方志编纂繁盛的历史原因、所修志书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等,都进行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有益探索,因而在此基础上的综合性述评颇具学术价值意义。
- 作者:潘捷军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地方志书编修 学术综述
- 全文[ PDF 1454531.0 KB ] 2023.10(2) 共有 245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