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关于军事志旧志整理的思考关于军事志旧志整理的思考
  • [摘要]军事志旧志整理是对军事志旧志进行收集、梳理、分类、点校、汇编及出版等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搜集军事志旧志文献、编辑军事志旧志总目录、编辑军事志旧志提要、辑录军事资料、刊印与辑佚军事志旧志、建设军事志旧志数据库等。军事志旧志整理工作应科学统筹、稳步推进,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军事志旧志文献,并做好军事志理论的总结提炼。
  • 作者:黄学爵  刘心嵩
  •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 关键词:军事志 旧志 整理
  • 全文[ PDF 1180207.0 KB ] 2023.10(2)  共有 287 人次浏览
  • 民国士绅变迁与县志编修探析——兼谈志书官修
  • [摘要]官与绅合作修志是我国方志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我国志书编修的一个突出特点,还是我国志书官修的基本样态。民国时期,士绅阶层变迁与分化加剧,并逐步走向衰落,这对县志编修产生了深刻影响:修志倡议形式由双轨向单轨转变,编修组织形式由官绅合作以绅为主向官绅合作以官为主转变,修志体例与内容由袭旧到创新。官与绅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士绅本身变迁与分化,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到县志编修话语权和主导权的掌控上。民国士绅变迁不但影响着县志的编修轨迹,还影响着县志的样貌与特点,演绎着县级方志文化的历史。
  • 作者:刘翔宇
  •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关键词:士绅 变迁 县志
  • 全文[ PDF 2244486.0 KB ] 2023.10(1)  共有 319 人次浏览
  • 论朱希祖与民国《广东通志》的编纂——兼论近代方志转型与学术演进的双重互动
  • [摘要]朱希祖作为民国《广东通志》的编纂委员,致力于志料征访、体例创新、篇目革新等工作,其所撰《广东通志略例》表现出求“新”求“变”的旨趣和特色。他与温廷敬因修志理念的分歧所引发的体例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近代方志转型背景下传统方志革旧鼎新的内在要求。而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所倡导的学术研究与方志编修并举的修志模式,不仅推动《广东通志》体例、篇目和内容等的革新,还促使以方志为基础的传统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而形成近代方志转型与学术演进双重互动的历史格局。
  • 作者:曾  荣  陈韵茵
  •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朱希祖《广东通志》近代方志转型 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
  • 全文[ PDF 1552542.0 KB ] 2023.10(1)  共有 211 人次浏览
  • 志谱所载钱谦益佚文考释
  • [摘要]乾隆《江阴县志》收录钱谦益《陈江村集序》《送江上李生隐破山》,光绪《刘氏宗谱》收录钱谦益《题刘怡荆诗帙后》《寄柬澄江刘怡荆》,皆不见于钱仲联整理的《钱牧斋全集》,是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集外佚文。《陈江村集序》《送江上李生隐破山》的幸存是文学与政治斗争的残留物,其发现皆与江阴陈氏有关,对全面开展钱谦益弟子研究有重要价值,为乾隆年间钱谦益诗文传播学、钱谦益身份建构提供新线索。另,《题刘怡荆诗帙后》《寄柬澄江刘怡荆》文诗互证,切合钱谦益“诗史”理念,为推进公安派诗歌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 作者:谢  丹
  •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关键词:钱谦益《江阴县志》《刘氏宗谱》佚文
  • 全文[ PDF 1191149.0 KB ] 2023.10(1)  共有 271 人次浏览
  • 蔡襄《荔枝谱》中的地理叙事与方志话语
  • [摘要]北宋著名文臣蔡襄的《荔枝谱》是历史上第一部将荔枝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博物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地方文献,体现了蔡襄的地理叙事和方志话语。但究其实,《荔枝谱》的文本形态并非标准的现代意义上的植物学著作,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博物学文本涵纳广阔的特质;在植物性状、分类等自然属性的归纳总结中寓含了深刻的闽西地理叙事与方志话语,是作为地方史文献的名物纪胜与家国情怀的高度融合,以特殊的复合文本的形式,于地方物华之中隐喻着作者的经世致用和情感波澜。
  • 作者:王莹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关键词:蔡襄《荔枝谱》博物学 名物纪胜 地理叙事 方志话语
  • 全文[ PDF 1336379.0 KB ] 2023.10(5)  共有 312 人次浏览
  • 丰润县建制考辨丰润县建制考辨——以《大金蓟州玉田县永济务大天宫寺记》碑拓为据
  • [摘要]国家图书馆藏《大金蓟州玉田县永济务大天宫寺记》碑文拓片记述了天宫寺于辽、金两朝的建葺过程、内部构造与传承脉络,是研究天宫寺历史及丰润县建制变迁、职宦学官、越支盐场、丰闰仓与丰润站沿革的重要史料,既可补《金史》《元史》之阙,亦可纠隆庆、康熙、乾隆、光绪四朝《丰润县志》之偏,史学和方志学价值较高。
  • 作者:谭天枢
  •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关键词:大天宫寺 永济务《丰润县志》越支盐场 丰闰仓 丰润站
  • 全文[ PDF 2457907.0 KB ] 2023.10(5)  共有 257 人次浏览
  • 方志舆图中的明代南京桥梁分布及变迁
  • [摘要]南京作为明代前期政治中心,水道桥梁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其建设规模一直延续到清末。明代南京城内部分桥梁后世消失。《洪武京城图志》对南京重译桥、乌衣巷的位置关系记载与高桥的名称由来、方位记载有偏差。通过将文字史料、考古发现与古旧地图相结合,对明代南京城内的桥梁位置进行复原,可尝试分析明清桥梁分布的变迁与居民区重心偏移之间的关系。
  • 作者:蔡明伦  李明啸  陆  巍
  •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明清 南京城 桥梁分布《洪武京城图志》
  • 全文[ PDF 2918879.0 KB ] 2023.10(6)  共有 154 人次浏览
  • 明代两淮盐区天赐场置废始末考论——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
  • [摘要]明代两淮盐区天赐场置废时间在各方志中记载不一,相关史料信息又与两浙崇明天赐场混淆,致使诸多研究引用讹文。现通过考证,否定成化年间置两浙崇明天赐场之说,确认实际所置为两淮天赐场,并进一步指出两淮天赐场始置于成化七年,奏革于正德十三年,该场的设立是为了在两淮盐业日益萧条的境况下增加盐产,裁场则受商困、课乏、丁少等因素的驱动。
  • 作者:
    徐应桃  张晓绿
  •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关键词:两淮盐区 天赐场 兴置 奏革
  • 全文[ PDF 1639352.0 KB ] 2023.10(5)  共有 111 人次浏览
  • 明代敕修敬一亭的地方回应——基于方志资料的考察
  • [摘要]庙学建立敬一亭是明世宗“大礼议”过程中朝堂政治斗争裹挟文化、教育的重要事件,体现世宗捍卫君主权威的政治意旨,同时,也象征着以程朱理学为正统的国家意识形态对文化思想和官学教育的掌控。明代方志中对各地修建敬一亭情况多有记录,全方位反映了敬一亭事件的地方回应及影响。朝廷建亭政令在各级地方行政管辖范围内得到普遍的、有效的执行,敬一亭的政治意旨也随之向地方延伸,一定程度上起到训诫、警示地方官员的作用,其对程朱理学正统地位的宣扬虽然无法阻止阳明心学在基层教育中的滥觞,但不可否认敬一亭在地方社会发挥持敬修身、...
  • 作者:宫  岩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敬一亭 地方回应 程朱理学 教化庙学
  • 全文[ PDF 1059221.0 KB ] 2023.10(6)  共有 159 人次浏览
  • 清代云南永北地区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演变
  • [摘要]清代云南永北地区历经多次政区变动,设置华坪县反映出直隶厅过渡型政区向正式政区转变的趋势。梳理清代永北地区行政区划变迁过程,探讨汉、藏、纳西与傈僳等多民族杂居区域的管理体制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国家政策、军事驻防体系、贸易监管、土司制度弊端与西方殖民势力入侵是永北行政区划变迁的动力机制。永北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是以流官为主、土司为辅的二元管理体系,具有户籍分类性与赋役征收差异性的双结构管理特征。
  • 作者:余华
  •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关键词:清代 永北地区 行政区划 管理体制
  • 全文[ PDF 1341190.0 KB ] 2023.10(5)  共有 298 人次浏览
  • 清代学额与文风关系——基于江苏方志的考察
  • [摘要]清代配置学额时,包含了对文风定性和定量的双重衡量。清代以“清真雅正”的文风定性标准与应考童生数量两者,判定文风高下,从而影响地方学额。但因缺乏记载童生数的系统资料,导致文风作为学额标准的定量考察一直被搁置。而学田可替代童生数作为衡量文风的量化指标,从而弥补缺失。江苏省丰富翔实的方志资料提供确切的学田数据,经比对学额与学田,发现两者具有正向关系。这间接确证文风是学额的重要依据,也说明清代评判文风不只依据主观判断的定性标准,还包含可客观评判的定量标准。
  • 作者:柯丽玉
  •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文风 科举 学额 学田 方志
  • 全文[ PDF 1551677.0 KB ] 2023.10(6)  共有 173 人次浏览
  • 近代浏阳与醴陵夏布比较研究近代浏阳与醴陵夏布比较研究——以《湖南实业志》等地方志为中心
  • [摘要]湖南夏布生产以浏阳和醴陵为主,其中浏阳夏布更为著名。清朝末年,醴陵夏布虽销量领先,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并不为世人所知。进入民国后,醴陵商人在外埠销售夏布,外间方知醴陵夏布之名。民国时期,受战乱、水灾、政府苛捐杂税、农家转产、自身质量不稳定、外来洋纱涌入等因素影响,浏阳和醴陵夏布产业渐趋衰落。
  • 作者:熊元彬
  •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浏阳 醴陵 夏布 原因 影响
  • 全文[ PDF 1634726.0 KB ] 2023.10(5)  共有 147 人次浏览
  • 李裕民的山西地方志研究
  • [摘要]李裕民是国内著名宋史学者,在山西任教期间,致力于山西古方志辑佚、旧志研究与整理、新方志编修研究与指导,为山西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李裕民山西地方志研究的学术成就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学术界能有所了解,方志界能从中获得借鉴和启迪。
  • 作者:刘益龄
  •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
  • 关键词:李裕民 山西古方志辑佚 旧志整理 新方志评议
  • 全文[ PDF 1569062.0 KB ] 2023.10(6)  共有 149 人次浏览
  • 大数据视阈中的宋代进士家族研究——基于“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及方志等文献的考察
  • [摘要]“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是当下从整体上关照宋代进士家族的首选。它本身就是结构化数据,便于我们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自动化梳理、勾勒、建构与还原进士家族提供了可能性。若再与方志等文献相结合,更有助于我们从婚亲、师友交游等角度关联起不同的进士家族,便于将研究视角由单一进士家族转向进士家族网络。当然,还要注意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如误判、漏判等问题。现阶段,只有将自动化分析与人工辅助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更好地梳理与研究宋代进士家族。
  • 作者:刘京臣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关键词:大数据 宋代 进士家族 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 《宋代登科总录》 方志
  • 全文[ PDF 1560072.0 KB ] 2023.10(4)  共有 224 人次浏览
  • 洛阳伽蓝记》研究新动向述评
  • [摘要]近15年来《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成果可观。就本体研究而言,学界在其作者杨衒之的姓氏、历官,全书文本与体例的厘定,以及字词注释等方面均有突破。在阐发研究中,无论是以《洛阳伽蓝记》作为直接对象,还是将《洛阳伽蓝记》作为主要依据材料的研究,在史学、宗教、文学等传统路径上都取得了进展。同时,学界还在较新的空间研究方面成果迭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反思研究方法、立足文本、有效结合多层次的材料,将是进一步取得突破的关键。
  • 作者:李煜东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杨衒之 研究综述
  • 全文[ PDF 1560025.0 KB ] 2023.10(1)  共有 260 人次浏览
  • 青年钱基博政治参与意识的燃起与破灭——以游幕江西、投身无锡辛亥革命为中心的考察
  • [摘要]钱基博政治参与意识的燃起,一方面源于自己的经世观念,所作文章受时人赞誉;另一方面源于民族大义和革命浪潮的推动,以光复民族为己任。无论是参与江西司法改革,还是投身无锡辛亥革命,他看到的都是道德人心的沉沦和社会秩序的失范,政治理想屡次受挫。历史与伦理处于二律背反,新旧道德嬗变更替,新道德未完全建立,旧道德已经基本崩溃。他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一点,最终离开政坛回归书斋,以一种激愤的心态看待自己的从政经历和残破的时局变迁。
  • 作者:刘大胜
  •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钱基博 无锡光复 江西司法改革 政治参与意识 政教伦理观念
  • 全文[ PDF 1901384.0 KB ] 2023.10(5)  共有 182 人次浏览
  • 两轮修志期魏晋南北朝方志学术研究述略
  • [摘要]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此有研究将这一时期视为规范方志编纂的重要发端。尽管其时各种形式的志书编纂活动十分普遍,但由于距今久远、志书散佚等多种因素,长期以来对其研究相对较为薄弱。20世纪80年代全国两轮大规模修志工作开展以来,这一状况逐步有所改观。特别是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时期方志编纂繁盛的历史原因、所修志书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等,都进行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有益探索,因而在此基础上的综合性述评颇具学术价值意义。
  • 作者:潘捷军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地方志书编修 学术综述
  • 全文[ PDF 1454531.0 KB ] 2023.10(2)  共有 243 人次浏览
  • 七十余年《蛮书》研究的学术史述论
  • [摘要]樊绰《蛮书》是现存唐人记载云南地区史事的唯一专书,亦是南诏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自1949年以来,学界在前人基础上对《蛮书》进行了全面研探,大致可分为校注、内容考辨以及学术价值探析3种类型,呈现出多视角的研究趋势。这3类研究各有特点,既促进了学界对《蛮书》文本的细致解读,又对深入认识南诏历史起到积极作用。
  • 作者:高迎翀
  •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 关键词:樊绰《蛮书》校注 考辨
  • 全文[ PDF 906995.0 KB ] 2023.10(3)  共有 421 人次浏览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