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论“村落终结”时代的村志编纂
  • [摘要]民间自发状态下的村志编纂,成果难以预期,质量难有保证,难以适应“村落终结”时代的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快将村志编纂全面提上日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设置,将“村村修志”,最好是自然村“村村修志”,纳入国家第三轮修志工作规划,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的村村修志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村村修志,尤其要优先保证已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村庄的村志编纂,改变目前村志编纂中制度供给和管理规划力度不足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抢救文化的目的。
  • 作者:黄建安
  •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 关键词:村落终结 村志编纂 村村修志 制度供给 管理规划
  • 全文[ PDF 1466.0 KB ] 2019.6(2)  共有 66 人次浏览
  • 借鉴与超越:弘治《八闽通志》关于科举内容的书写
  • [摘要]通过对现存宋元方志科举类目设置与内容记述的初步考察,探讨了弘治《八闽通志》科举内容的书写,指出该志在借鉴宋元方志基础上,是对前人成果的借鉴与超越。该志关于科举记述史料丰富,为后世方志编修树立了典范,其后福建方志尤其是省志科举内容大多继承这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 作者:张英聘
  •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关键词:弘治 八闽通志 科举 书写
  • 全文[ PDF 1578.0 KB ] 2019.6(6)  共有 115 人次浏览
  •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存目提要订误
  • [摘要]《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之一,文章以中华书局整理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为底本,查核提要征引之原文献,对史部地理类存目提要存在的舛误之处加以订正,凡订正讹误26条。
  • 作者:孙利政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类存目 订误
  • 全文[ PDF 1580.0 KB ] 2019.6(6)  共有 187 人次浏览
  • 明代山东泉志的纂修及价值略论
  • [摘要]山东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重要省份,山东中部泉脉为京杭运河山东段的重要补给水源,也是明代山东运河治理的重点。自明代中期起,山东泉志的纂修逐渐增多,其纂修者多为工部主事等基层官员,所修泉志包括泉河图、管泉衙署、泉源设施、泉河夫役等内容,保存了大量第一手基础文献,在了解泉脉水文水况、研究治泉管理制度、整理山东泉脉文献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深入开展山东运河相关研究、加快山东运河文化带建设,也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 作者:周广骞
  •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 关键词:明代 山东 泉志 纂修
  • 全文[ PDF 1612.0 KB ] 2019.6(6)  共有 174 人次浏览
  • 浅述大中华地理志的编修
  • [摘要]1916年6月,中国地学会为肃清帝制独裁的逆流,宣扬共和观念,增进国民智识,联合中华书局,倡议编修集国家、省、县于一体合计达3000册的大中华地理志。奈何旋即国会解散,中华书局撤资,幸赖林传甲全力支撑,方得以继续,并成为此一时期中国地学会最大的事业与成就。1922年1月,林传甲在完成《大中华吉林省地理志》后病逝,系于一人之身的大中华地理志编修事业亦戛然而止。
  • 作者:谢皆刚
  •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 关键词:中国地学会 大中华地理志 林传甲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2)  共有 170 人次浏览
  • 《燕城胜迹志》《燕尘偶记》考辨
  • [摘要]据文献记载,《燕尘偶记》与《燕城胜迹志》均为记录北京部分名胜古迹的重要地方文献。《燕尘偶记》稿本内容为16个北京城门词条;张江裁刊印的《燕城胜迹志》也包含同样16个北京城门词条。对两书作者及词条内容进行分析,两书当为同一本书。此外,不同版本的《燕尘偶记》在内容上与《燕城胜迹志》存在差异,对两书流传历程进行分析,可以从历史文献学角度讨论两书之分野与内容存在差异的原因。
  • 作者:杨俊涛
  •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燕城胜迹志》 《燕尘偶记》 蔡绳格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5)  共有 193 人次浏览
  • 任弘远《趵突泉志》探微
  • [摘要]刊行于乾隆七年(1742)的《趵突泉志》是关于趵突泉的第一部专书,其书作者任弘远生于盐商家庭,父亲和家境对他的著述都有所帮助。《趵突泉志》汇集了丰富史料,一方面对于了解趵突泉的历史和明清时期地方社会有很大价值,另一方面对明清文人传世文集的稿本与刻本等问题亦有裨益。其书点校本《趵突泉志校注》存在不少讹误,需重新校注。
  • 作者:任兆杰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任弘远 《趵突泉志》 《趵突泉志校注》
  • 全文[ PDF 1615.0 KB ] 2019.6(6)  共有 339 人次浏览
  • “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村史志功能探析
  • [摘要]以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村史志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具有存史、育人、资政功能的村史志是乡村治理专属的文化资源。编修村史志,可培育村民自觉,激发村民自治意识;善用村史志和村规民约,夯实乡村法治基础;挖掘村史志中的多元文化资源,以德治促进乡村和谐。用心编好村史志,充分用好村史志,尊重乡村文化之魂,促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治理体系真正植根于乡村,成为国家治理的稳定基础。
  • 作者:窦春芳
  •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乡村治理体系 村史志 三治合一 功能
  • 全文[ PDF 1281.0 KB ] 2019.6(3)  共有 175 人次浏览
  • 《双凤乡》与《桂村小志》辨析
  • [摘要]“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所收《双凤乡》一书,被当作江苏常熟双凤乡之方志,著录为“(清)佚名辑”。其实学界历来就将《双凤乡》当作一种独立成书的乡镇志,且其为“清佚名辑”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无论从《双凤乡》一书的结构还是48个条目的内容来分析,《双凤乡》都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双凤乡的方志。经比对研究,《双凤乡》实为清吴卓信私修未刊稿《桂村小志》之一小部分,或为其某个抄本系统之一部分。此外,还有清代施若霖及近人徐兆玮编纂过两种《桂村小志》。
  • 作者:侯富芳


  •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
  • 关键词:《双凤乡》 《桂村小志》 吴卓信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5)  共有 250 人次浏览
  • 浅析陈训正方志编纂思想的形成——从民国《定海县志》到《鄞县通志》
  • [摘要]陈训正的方志编纂思想,发育于编撰民国《定海县志》期间,成形于主修《掖县新志》之时,最终定型于总纂《鄞县通志》的过程中。它的形成,既深受《宝山县续志》等新型方志的影响,又是自觉向传统学术汲取养分的产物。也因此,它不但表现出中西兼有、新旧杂陈的显著特征,更是民国方志编纂者日趋理性地探寻编纂体例与叙事结构两相平衡的具体例证。
  • 作者:唐燮军
  •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学院
  • 关键词:民国《定海县志》 《掖县志例目草创》 《鄞县通志》 编纂思想
  • 全文[ PDF 1421.0 KB ] 2019.6(2)  共有 179 人次浏览
  • 部分第二轮志书初稿公文化倾向刍议部分第二轮志书初稿公文化倾向刍议
  • [摘要]在第二轮修志中,由于编纂机制、编纂人员、资料来源等原因,部分地方志书初稿存在虚话套话多、未然状态多、评论语言多等问题,行文公文化倾向较为突出。在编纂实践中,唯有严格按照地方志书编纂行文规范等要求,加强培训,加强沟通协调,拓宽资料收集的视野,对不同来源的资料用不同方式加工利用,重视从资料长编到初稿这一质变过程,才能逐步扭转公文化倾向,确保志书成稿质量。
  • 作者:翟  辉
  • 作者单位: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志书 初稿 公文化
  • 全文[ PDF 730.0 KB ] 2019.6(3)  共有 140 人次浏览
  • 《建康实录》校勘二则
  • [摘要]
  • 作者:张徽
  •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
  • 全文[ PDF 1578.0 KB ] 2019.6(6)  共有 194 人次浏览
  • 论人口志的编撰:以广东省为例        ——兼论地方志编修传统
  • [摘要]现在地方志编修工作中存在着编修传统日益模糊的现象,重塑方志编修传统已经非常必要。以《广东省志·人口志》为例,指出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地方志编撰者应注意交代编志过程中所征引的资料来源。对于难以弄清楚的问题,编者在如实收录地方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可以将问题提出来,供后人探索。随着历史人口研究成果的日益积累,可以将人口志做成数字化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 作者:胡列箭
  •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地方志 人口 人口志
  • 全文[ PDF 946.0 KB ] 2019.6(3)  共有 243 人次浏览
  • 清前期澳门及周边地区社会治理权力结构探析*——从新发现《澳门志略》所见
  • [摘要]近年来,以记录明清澳门及其周边地区地理、历史、行政治理和社会风情的道光七年(1827)采访册《澳门志略》被发现和利用。以《澳门志略》为中心,结合档案、方志、谱牒等类既有文献,清代前期澳门和周边华人生活区域适可作为一个整体的考察对象,有助于厘清同一时期澳门与周边地区之关系及其社会治理权力结构情况,特别是清政府在澳门设置的行政机构和官员之性质与职能以及地方精英阶层等问题,进而审视清代前期澳门和周边华人生活区域的正式和非正式权力结构与地方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 作者:张中鹏
  •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澳门志略》 澳门 十三乡 权力结构
  • 全文[ PDF 1420.0 KB ] 2019.6(2)  共有 175 人次浏览
  • 《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考论
  • [摘要]《淮南子》今存宋刊本,但惜其非善,高诱注更是脱讹满眼。《地形训》高诱注乃今存该篇唯一古注,明代学者刘绩依据《汉书·地理志》对该注多有补阙,清人庄逵吉、王念孙,今人刘文典、吴承仕、马宗霍、何宁、于大成、张双棣等学者勤力于此,多有创见,然仍有遗落之珠。《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是否有许慎注混淆和后人妄窜,自清代以来学界颇有争议。同出于高诱之手的《淮南子·地形训》注与《吕氏春秋·有始览》注存在诸多矛盾,注释重出于同卷、前后抵牾等低级错误表明,今本高诱注有后人妄窜的情况。作为汉代地理学成就的标志之一,高诱注存...
  • 作者:李建华
  •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关键词:《淮南子·地形训》 高诱注 《汉书·地理志》 《吕氏春秋·有始览》
  • 全文[ PDF 1090.0 KB ] 2019.6(3)  共有 423 人次浏览
  • 南朝齐陆澄《地理书》辑佚及相关问题考证
  • [摘要]南朝齐人陆澄所撰《地理书》及《地理书抄》(均已亡佚),其以《山海经》等160家地理著作为基础编纂而成,对于保存我国古代众多短篇零卷的地理学著作有较大作用,价值极高。然而,关于《地理书》的作者问题,史籍记载不一,更有将其与南朝宋学者刘澄之混淆的情况。南朝梁学者任昉,清代学者徐乾学、俞樾、王谟、章宗源、姚振宗及现代学者刘纬毅等都曾分别对陆澄《地理书》进行辑佚、考证等整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因此,在掌握新史料的基础上,对陆澄地理二书及其相关的一些学术问题进行梳理考证,释疑解惑,很...
  • 作者:刁美林
  •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 关键词:陆澄 刘澄之 地理书 地理书抄 永初山川古今记
  • 全文[ PDF 1627.0 KB ] 2019.6(3)  共有 407 人次浏览
  • 朝鲜王朝时期《择里志》述略——兼谈中国方志编纂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 [摘要]李重焕《择里志》被誉为朝鲜王朝时期第一部人文地理学著作,作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私人编著方志文献,对于朝鲜半岛方志具有重要意义。从《择里志》的体例和内容来看,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舆地纪胜》《舆地名胜志》等书编纂思想的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方志文献编纂思想向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影响。
  • 作者:党斌
  •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 关键词:李重焕 《择里志》 汉文方志 域外方志
  • 全文[ PDF 1398.0 KB ] 2019.6(2)  共有 280 人次浏览
  • 方志海图的“越境而书”     ——以清代《镇海县志·寰海岛屿图》为中心的探讨
  • [摘要]越境不书是古今修志者编修地方志遵循的一个普遍原则,也是地方志区域性特征的重要体现。舆图能够将地理事物和行政区域界限清晰展示出来,方志舆图亦成为地方志辨识疆域的重要方式。但旧方志中的海图经常出现越海而绘的情况,海防需要或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沿袭传抄政区变动前的旧志内容等因素亦可能对此种现象产生影响。
  • 作者:何沛东
  •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历史学系
  • 关键词:方志海图 越海而绘 寰海岛屿图 海防
  • 全文[ PDF 13933.0 KB ] 2019.6(3)  共有 249 人次浏览
  • 西康省通志馆的成立及其修志活动述略
  • [摘要]西康省通志馆是20世纪40年代西康省为编纂《西康通志稿》成立的修志机构。它的成立与南京国民政府对修志事业的重视、西康建省的推动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西康所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西康省通志馆从1940年开始筹备,1943年在雅安成立,1948年解散。在其存在的9年中,围绕《西康通志稿》的编纂开展了大量工作。西康省通志馆的成立及其修志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康藏地方史的研究。
  • 作者:吴会蓉
  •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西康省通志馆 西康通志稿 康藏史
  • 全文[ PDF 1306.0 KB ] 2019.6(3)  共有 169 人次浏览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