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立潮头  通古今  发先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摘要]本文以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南,通过分析方志学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总框架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方志学与历史学科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按“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总要求,就当前及今后的方志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 作者:潘捷军


  • 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方志学 学科建设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2)  共有 136 人次浏览
  • 方志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意义
  • [摘要]狭义的方志文化研究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来研究方志与方志工作。这种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进展缓慢;2006年之后,在中指组领导及论坛、年会、《中国地方志》等平台的引导下,逐渐兴盛起来。30多年的方志文化研究,揭示了方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论证了方志文化的地位、作用,总结了传统方志文化的特征和精神,探索了传统方志文化的继承和新时期方志文化的建设问题,初步构建了方志文化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对新时期开展方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志文化理念使方志工作的文化属性更明确,指出了新时期方志工作的用武...
  • 作者:江万丰  高新伟
  •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方志 方志文化 传承 创新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2)  共有 525 人次浏览
  • 试论陈元方对当代中国地方志事业的贡献
  • [摘要]陈元方是当代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提出并坚持新编地方志必须记载“文化大革命”的观点,曾引起陕西省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陈元方有关人口、民族宗教、人物、重大事件、文献入志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关于地方志工作机构、制度建设和省志框架的顶层设计,影响深远。陈元方善于调查研究,并将其用于指导地方志工作的作风也值得我们学习。
  • 作者:张世民


  • 作者单位: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陈元方 地方志 方志学理论 陕西省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  共有 269 人次浏览
  • 志书表格的数量与篇幅控制
  • [摘要]以文为主、以表为辅,是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表格在志书中的应用,应根据各分志的重要性和内容需要确定表格的数量,各分志表格应用要尽量平衡、协调,不能畸轻畸重。志书的表格配置要有量的把握,不能无限地膨胀,进而影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志书表格既要有总数的控制,又要有恰当的版面比例,尽力避免文、表比例严重失调等弊病出现,从而保证志书的质量
  • 作者:任根珠
  •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志书 表格 数量控制 篇幅控制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2)  共有 206 人次浏览
  • 志书篇幅研究析论志书篇幅研究析论
  • [摘要]控制篇幅问题,从新方志编修一开始就提出来,在中指组的层面还有过硬性规定,但在实践中,篇幅膨胀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志书篇幅如何看待的问题,宜简宜繁,在讨论中各持所见。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做一些析论,提出文约事丰是理想的志书境界,讨论志书篇幅问题关键是要不要控制篇幅,何为篇幅适度。控制篇幅应重在内修,即提高编纂者控制志书篇幅的自觉意识和掌控能力。
  • 作者:陈泽泓
  • 作者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关键词:志书 篇幅 析论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  共有 174 人次浏览
  • 近三十年来六朝私撰地志辑佚与研究综述
  • [摘要]六朝私撰地志虽散佚严重,但现存佚文数量依然可观。从元代开始,诸多学人便致力于六朝私撰地志的辑佚工作。近30年来,关于六朝私撰地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研究侧重于辑校、考证的延续与史料价值的开掘;21世纪以来的研究发生了从辑校、考证为主到文献辑考、文学研究并重的转向。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六朝私撰地志的研究依然有较大拓展空间。
  • 作者:江永红  王琳
  •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六朝 私撰地志 辑佚 研究综述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2)  共有 9 人次浏览
  • 略论如何继承旧方志的地理记述——以福州市新旧方志为例
  • [摘要]福州市有着悠久的方志编纂历史,旧方志不应只是作为历史文献被检索查询,更应该在持续编纂的福州市新方志中发挥作用。通过对福州市的9部旧方志、6部新方志中地理记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旧志书中地理记载在篇幅、详略、体例、文法、细节上的不同,进而剖析造成不同的原因所在,推究在机制、思路、人力、资料、环境等方面的根由,建立问题模型。尝试通过以学习旧方志有效经验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结合地域特点和时代要求找到繁荣方志文化的切入点,回应方志文献使用推广中遇到的难题。
  • 作者:张  灵


  • 作者单位: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关键词:方志 地理 特点 继承 福州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2)  共有 149 人次浏览
  • 试析志书建置沿革编纂的若干问题——以厦门地方志为中心
  • [摘要]建置沿革内容在地方志编纂中,是重点也是难点。明清以来厦门地区已编成十多部地方志。系统梳理这些志书的得失,对第二轮修志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厦门13部地方志建置沿革文本进行梳理,分析主要问题,可以总结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层级设计不清、叙述概念认识不清、疏于考订等,而要正确记载某地建置沿革,也有如下对策可供参考:一是做好篇目设计,二是明确记述主体和对象,三是慎重考订前志记述。
  • 作者:林靖
  •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方志编纂 建置沿革 厦门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  共有 120 人次浏览
  • 历代安次地区方志述论
  • [摘要]安次县志的编纂始于元代,现存最早者为明代天启年间郑之城编纂天启《东安县志》,至清有康熙《东安县志》、乾隆《东安县志》,民国间有《安次县志》。通过述论历代安次地区方志的编纂情况、现存状况以及史料价值,同时,从历史沿革、河流变迁、土地流转及白银使用等方面对安次现存方志(《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进行研究,希望为区域方志的进一步挖掘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 作者:王  通  白丽萍


  •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
  • 关键词:安次方志 编纂情况 现存状况 史料价值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2)  共有 57 人次浏览
  • 略论史志工作信息化略论史志工作信息化
  • [摘要]史志工作信息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修志方法和习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把智能化工具运用到修志工作当中。简而言之,就是把修志所需资料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大数据归纳、云计算处理,得出高效、快捷、准确、科学、实用的史志成果,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只有将地方史志成果信息化,使传统手段与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为地情资料获取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料来源和更为便捷的获取手段,改变志鉴成果单一的文本形式与传播途径,史志工作成果才能真正做...
  • 作者:管仁富
  •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 关键词:史志工作 信息化 发展思考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  共有 173 人次浏览
  • 中国旧志整理与出版概况
  • [摘要]从目录编纂、影印出版、点校和数据库4个方面,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旧方志的整理与出版概况。尤其是对旧方志的整理影印,细分为“中国方志丛书”及台湾旧志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以收藏机构命名的方志丛书、新编区域或地方丛书、专志汇刊与分类编辑、大型综合文献里的方志、其他类型旧志影印七大类,进行了集中展示,对了解、利用和研究旧志,编纂新方志有一定指引作用。
  • 作者:南江涛
  •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旧方志 目录 影印出版 点校 数据库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2)  共有 28 人次浏览
  • 隐藏的世界:方志插图的多维讨论
  • [摘要]清康乾时期,在经济发展程度、文化繁荣程度、方志书写传统合力作用下,方志插图呈现出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地域分布特征。根据创制时的视角,方志插图可归纳为俯视型、仰视型、平视+俯视型、平视+仰视型、平视+仰视+俯视型五种,其接受效果则有平面性、立体化之别。方志插图作为不同于文字的可视化史料,具有形象直观、浓缩概括、图文互证三大优势。方志插图与文字的关系有依附、互文、独立三种,衡量的四条标准是种类丰富、层次分明、画技精巧、图文共生。对康乾时期方志插图的多维解读,发掘其背后隐藏的奥秘,正可见其在方志修纂史上的...
  • 作者:彭志
  •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关键词:方志插图 地域分布 视角效果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  共有 9 人次浏览
  • 清代广东贡院修建考
  • [摘要]清代广东贡院经历了6次修建,即康熙年间的初建,道光元年(1821)阮元的扩建,道光二十二年潘仕成的独资捐修,咸丰年间劳崇光的重修,同治年间瑞麟、蒋益澧的扩建,光绪年间张之洞的整修。通过分析清代广东贡院6次修建的历史,可以一窥官府希冀通过强化科举加强社会治理的用心。
  • 作者:袁尔纯  王建军


  •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关键词:清代 广东 贡院 科举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2)  共有 279 人次浏览
  • 珍本《赤壁志》及其价值
  • [摘要]清康熙年间贾铉编纂刊刻《赤壁志》,是关于湖北省黄冈市东坡赤壁的艺文志(附诗词文赋),清末已存世较少,甚至以为亡佚,今仅查得中国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各藏有一部。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厉鹗批校本《赤壁志》及清同治间刻本《持静斋书目》等考证,贾铉避康熙帝讳改名贾。书中引录北宋韩驹七律《登赤壁矶》一诗,误为南宋韩骃所作,厉鹗在其批校文字中亦已考辨厘清。是书虽间有讹误,但仍是研究赤壁艺文和赤壁历史文化的珍稀文献。
  • 作者:曹鑫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 关键词:贾铉 厉鹗 《赤壁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7.4(1)  共有 14 人次浏览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