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朱士嘉的新方志学思想
  • [摘要]朱士嘉是我国当代著名方志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首轮修志活动中,朱士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批判传统方志学的基础上,就方志性质、新方志编纂、旧方志整理的相关问题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为当时新方志学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认为,地方志是全面记载一定行政区划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历史和现状的综合著述,编纂新方志和整理旧方志都要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出发点。朱士嘉研究方志学的经验对当前新方志学的进一步发展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作者:扈晓冰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朱士嘉 新方志学 唯物史观 方志编纂 旧志整理
  • 全文[ PDF 1287272.0 KB ] 2022.9(5)  共有 273 人次浏览
  • 回望图经回望图经         ——新方志变革的思考
  • [摘要]由于诸多原因,新方志已经不能够像古代方志那样稳居地方权威性文献的地位。为破解这一困局,尝试从早期图经中获取思路和资源,以此改变新方志的设计思路、篇目结构和编纂体例,从而让新方志重新焕发活力,以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具个性的表达来获取新时代受众的认同。
  • 作者:张灵
  • 作者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关键词:图经 变革 思考
  • 全文[ PDF 1271983.0 KB ] 2022.9(5)  共有 89 人次浏览
  • 新编县志对宗教的记述简析         ——以广西第一轮、第二轮县志为例
  • [摘要]宗教是县志重要的记述内容。广西两轮县志对宗教的记述有若干特点:多数县志将宗教内容归属为社会部类;多数县志设置章或节记述宗教,但第二轮设宗教章的比例明显低于第一轮;第一轮县志大多追溯记述至本地宗教的传入源头,但第二轮县志未追溯源头的较多;多数县志记述宗教的篇幅都超过千字。通过分析对宗教的记述,可加深对宗教篇章特点和内容记述的理解。在即将开展的第三轮地方志编纂中,记述宗教应做到导向正确、归属准确、层级恰当、记述完整、人物记述得当。
  • 作者:李秋洪
  •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 宗教 归属 层级 要素
  • 全文[ PDF 931460.0 KB ] 2022.9(5)  共有 111 人次浏览
  • 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编纂体例与章法探讨——以《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为例
  • [摘要]编纂非遗志是方志学中一个全新的课题。二轮志书编纂中极少数省市志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述,其中《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创新体例,纵横结合,较好地处理了非遗志与项目本体所属行业分志深度交叉问题:表述章法上继承旧志“考”体传统,使用考据方法记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对传统体裁“考”体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考据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无考据难以正本清源,非遗名称、起源与发展、保护所在地等都需要考证,考据便是非遗志无法回避的章法,也是方志学如何扬弃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考据必须使用第一手资料,间接资料容易...
  • 作者:王晖
  • 作者单位:安徽省党史研究院、地方志研究院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志 体例章法 纵横结合 考体 第一手资料
  • 全文[ PDF 1501770.0 KB ] 2022.9(4)  共有 637 人次浏览
  • 第二轮志书大事记编修略论——以西安域内3部志书为例
  • [摘要]经过两轮修志实践和总结,大事记在志书中的作用和地位已被重新认识。对于如何编好大事记,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该如何把握,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全面分析第二轮市、区(县)两级志书大事记在体量把控、内容取舍、后期打磨等方面的做法,以期对第三轮修志有所启发和借鉴。
  • 作者:张  帜  张  琴
  • 作者单位: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第二轮志书 大事记 把控 取舍 打磨
  • 全文[ PDF 982877.0 KB ] 2022.9(5)  共有 86 人次浏览
  • 编纂《扶贫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新疆通志·扶贫开发志》为例
  • [摘要]编纂《扶贫志》应处理好断限,明确记述内容,注意突出重点,反映特点,注意数据资料的收集和运用,要体现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注意先进模范人物、先进集体的记载,运用好地方志书“以事系人”的方法,围绕叙“事”,把先进人物的活动及贡献以“故事”的方式记入志书,让《扶贫志》活起来、立起来。
  • 作者:刘  星
  •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 关键词:扶贫志 地方志书 扶贫 脱贫攻坚
  • 全文[ PDF 891902.0 KB ] 2022.9(5)  共有 591 人次浏览
  • 治道与志道:清代甘肃道志编纂研究
  • [摘要]道志作为以道为行政单位修纂的特殊方志类型,是地方道制变迁的产物。道在名称上不能保持独立性和稳定性,故道志有“直接以道命名”和“不以道命名”的两种情况。由于道的辖区与道员职掌的特殊性,清代甘肃出现乾隆《重修肃州新志》与乾隆《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两种不直接以道命名的志书。从表面上看,道志的编纂首先以其所属的州县卫所为纲,然后分门别类地叙述该区域的历史和现状,各纲(州县卫所)之间互不统属,看似与道无关。其实,从书写实际来看,因道不是独立的行政区划,故修纂者在书写中巧妙地将道的建置与道员任职等史事包含在其...
  • 作者:陈郑云
  •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关键词:道制 地方治理 道志 方志编修
  • 全文[ PDF 0.0 KB ] 2022.9(4)  共有 576 人次浏览
  • 天启成都《府治三衢九陌宫室图》研究
  • [摘要]府治三衢九陌宫室图》中的文化景观可分为政治、宗教、文教功能等7种类型,反映出明末成都作为承宣布政使司中心所在地所具备的城市职能。此图的绘制方式与城池布局彰显出中正和谐、等级尊卑和仿生取象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刻意塑造,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又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城市形态的制约。由图可窥成图的年代、公署布局的发展趋势和佛教、道教的演化形势,却未能显示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该图虽未超脱时代局限,也存在一些绘制或标注错讹,但某些特殊标识或可成为今后方志舆图研究的新旨趣。
  • 作者:熊  梅  林靖翔
  •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熊 梅 林靖翔
  • 全文[ PDF 3275458.0 KB ] 2022.9(5)  共有 408 人次浏览
  • 方志方言词汇整理与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 [摘要]随着21世纪初期全国各地新编方言志工作的初步完成,有关方志方言词汇的研究成果逐渐出现。近年来,在国家社科方言文献研究项目的推动下,相关成果更是日渐繁盛。笔者对近二十年来学界关于方志方言词汇的整理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首先,分门别类,分析近二十年来方志方言词汇研究的内容和特点;其次,比较2010年前后两个时期的成果,管窥近二十年来方志方言词汇研究的发展、变化和趋势;最后,展望研究的未来,以期为今后的方言词汇研究提供参考。
  • 作者:杨彦智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方志 方言词汇 研究综述
  • 全文[ PDF 1046203.0 KB ] 2022.9(4)  共有 525 人次浏览
  • 方志所见江盈科佚作考论
  • [摘要]公安派作家江盈科的著作存在佚失现象,这些佚作在地方志中有所保留。云南、贵州、四川、苏州等地区的方志里,收录了20首《雪涛阁集》未收诗、一篇佚文篇目及一段残句。府、州、县等更小单位方志的记载,对研究也起到重要作用,不能遗漏。但要审慎地选择版本、辨析其中信息。桃源县、苏州等地的方志中,还记载3种前人考察时未考得的佚著。一些佚诗勾勒出江盈科在四川任提学副使后出川的行迹路线,由此,一些诗歌的写作时间、背景也得到更精准的定位。
  • 作者:王欣璐
  •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 关键词:江盈科 方志 辑佚 生平考证
  • 全文[ PDF 1809649.0 KB ] 2022.9(4)  共有 309 人次浏览
  • 假公存私:陆继辂与嘉庆《续修郯城县志》的纂修——以《续修郯城县志》之《列女志》《艺文志》为中心的考察
  • [摘要]陆继辂编纂《续修郯城县志》时渗入强烈的个人意图,给予《列女志》超过该县志三分之一的篇幅,并为《列女志》中的节孝女子争取更多篇幅;《艺文志》约五分之二的篇目出自陆继辂之手,约五分之三篇目的作者为江苏阳湖籍。这一系列带有明显个人意图的行为发生的根源是陆继辂和吴堦之间的私人交情和互惠关系。陆继辂致力于在公领域文本中传播自身文字和扩大阳湖派的文学影响力,这一个案显示在清代县志的编纂中编纂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及仅根据方志判断文学作品作者的不可靠性。
  • 作者:谭玉珍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陆继辂 吴堦 郯城县志 方志 阳湖派
  • 全文[ PDF 2493134.0 KB ] 2022.9(5)  共有 133 人次浏览
  • 元代靖州路建置与地方治理探蠡
  • [摘要]元代靖州路由于其辖境毗邻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一般路州,在湖广行省地方治理中的地缘位置较为特殊。有元一代靖州路的行政建置嬗变不定,其变迁伴随着湖广行省民族区域秩序的不断变更。元顺帝一朝曾针对靖州路与思州安抚司就黔东南洞民地区的隶属进行划境。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辨析亦可见元廷利用土官与路州辖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巩固民族区域的地方治理。
  • 作者:刘源
  •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元代 湖广行省 靖州路 思州安抚司 民族地区
  • 全文[ PDF 1519525.0 KB ] 2022.9(4)  共有 588 人次浏览
  • 官、绅利益博弈视野下的设县之争官、绅利益博弈视野下的设县之争——以明代青浦县为例
  • [摘要]明中叶以降,面对松江地方繁重的行政压力和日益凸显的逋赋问题,地方官建请在松江府析置青浦一县,以分摊赋税征收和行政管理的责任,设县议案获准。而松江士绅阶层从维护田产利益和便于逃避赋税等方面考虑,在朝野上下强烈反对增设青浦县,并利用嘉靖后期郡人徐阶掌控朝政的有利条件,促使朝廷作出罢废青浦县建置的决策。随着以徐阶为代表的松江士绅阶层在政治上的失势,在松江地方官和朝中反徐阶势力的合力推动下,最终促成青浦的复县。明代青浦设县的案例表明,县级政区的置废是一个复杂的政治运作过程,其政治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
  • 作者:宋可达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 关键词:明代 江南 县级政区 地方权力 基层治理
  • 全文[ PDF 2290482.0 KB ] 2022.9(5)  共有 178 人次浏览
  • 景观与地方认同的建构——以桐城龙眠山为例
  • [摘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作者:何建华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关键词:龙眠山 桐城 景观 认同 明清
  • 全文[ PDF 2492142.0 KB ] 2022.9(4)  共有 579 人次浏览
  • 明清时期“同姓结婚”问题述论——基于地方文献为中心的考察
  • [摘要]明清时期,“同姓不婚”制度严格规定,同姓男女不可互相婚配,然而社会上“同姓结婚”现象却频频发生。经过研究发现,“同姓结婚”乃因民众生活策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明清百姓在伦理、法律以及现实需求等多重层面下抉择后的产物。“同姓结婚”问题的出现,也有基于儒家文化视角观察的因素,是中原礼法制度输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动例证。总之,“同姓结婚”问题,展示了明清百姓在日常生活层面的行为和逻辑,也反映出国家进程在地方社会实践的复杂形态。
  • 作者:熊  敏
  •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 关键词:同姓不婚 同宗不婚 法律 婚姻
  • 全文[ PDF 2226019.0 KB ] 2022.9(5)  共有 263 人次浏览
  • 从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抗战初期中共对三民主义理论的探讨
  • [摘要]从1938年底开始,国民党根据自身需要对三民主义进行再诠释,其目的既要与汪精卫争夺三民主义话语权及国民党之正统地位,更是为了以三民主义压迫中共放弃共产主义,从而引发国共两党关于三民主义问题的激烈争论。中共在论争中将三民主义区分为“真假三民主义”,阐明革命的三民主义之内涵,并提出“新旧三民主义”概念,明确宣告自己“愿意为之彻底实现而奋斗”的三民主义是包括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为了摆脱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话语,毛泽东用“新民主主义”一词指代“新三民主义”概念,构建了以“新民主...
  • 作者:左玉河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 关键词: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
  • 全文[ PDF 1169786.0 KB ] 2022.9(4)  共有 321 人次浏览
  • 伪满留日学生的在日生活
  • [摘要]关于伪满留日学生的在日生活,有学者访谈过一些原伪满留日学生,但彼此所谈留日生活差异较大,往往彰显了个人留日生活的特殊性。抗战时期,日本不仅安抚和“保护”伪满留日学生,而且专设学席制度,与其他伪政权相比貌似优待伪满留日学生。其实,这是日本企图吞并中国东北和实施“以华制华”“分而治之”侵华政策在留日教育层面的反映。伪满留日学生的学习、交往和日常活动同样被监控,任何“异常”都可能招致牢狱之灾或杀身之祸,这也是他们留日生活的常态和底色。因此,伪满留日学生个人留日生活的特殊性蕴含在普遍性之中,如此理解他们...
  • 作者:徐志民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 关键词:抗日战争 伪满洲国 留日学生 留学生活
  • 全文[ PDF 1500626.0 KB ] 2022.9(4)  共有 353 人次浏览
  • 抗日战争时期顾颉刚民众观念的演变
  • [摘要]自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顾颉刚就对民众问题有所关注,但当时他更侧重阐释民众文化的学术价值。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关注点逐渐从民众文化转向民众本身,并倡导“唤醒民众”。“唤醒民众”具有唤起民众抗日救亡的目的,这是大的时代环境使然,但就其根本诉求而言,则是要在当时的中国进行一场“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教育运动,以求民众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的觉醒。
  • 作者:李政君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 关键词:顾颉刚 唤醒民众 抗日救亡 现代启蒙
  • 全文[ PDF 1252903.0 KB ] 2022.9(4)  共有 339 人次浏览
  • 爱泼斯坦对中国共产党抗战的认识
  • [摘要]
  • 作者:张德明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 关键词:爱泼斯坦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延安
  • 全文[ PDF 1659261.0 KB ] 2022.9(4)  共有 274 人次浏览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