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关于依法监管与问责覆盖志鉴编纂全过程的思考
  • [摘要]依法监管与问责是提高志鉴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时期,要推进地方志立法的进程和依法治志的力度。在志鉴编纂组织阶段,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依法监管各地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法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的组织情况和地方志建章立制的工作情况。在志鉴编写、审定阶段,要依法监管志书征集资料的真实准确可靠,资料长编的编写规范;修志编鉴人员的岗前培训,篇目的设定,体例体裁的把握;确保志鉴评审验收不致流于形式。在志鉴出版阶段,需要监管志鉴出版的招标投标工作;以及没有经过法定评审验收擅自出版三级行政区域志鉴的违法...
  • 作者:颜小忠
  • 作者单位: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监管 问责 覆盖 志鉴编纂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19 人次浏览
  • 论地方志立法的三个转向
  •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地方志事业迈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春天”。“加强修史修志”被明确写入“十三五”规划。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法律统领仅有2006年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这一行政法规,而且还存在着位阶较低、强制力较弱、实践性不强的问题,而法制的完备是法治秩序形成的重要基础,因而需要继续开展、完善地方志立法工作。针对这些问题,在地方志立法中,应当注重三个转向,即位阶上的从法规到法律、强制力上的从软法到硬法、实践上的从纸面的法到行动的法。适时制定和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志法》,加强与完善责任条款,增强...
  • 作者:张  奇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
  • 关键词:依法治志 法律位阶 软法 行动中的法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83 人次浏览
  • 乡镇村志编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要]当代乡镇村志编纂有三种体式:包罗万象的小而全志、名特志、简志。成功经验很多,存在问题不少,如篇目套县区志,宗族家谱记述失度,人物和艺文入志无标准,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大跃进”“农业学大寨”、村民自治等重大事件缺失,重要史实无出处,缺乏学术规范,文体文风把握不住,编写人员多为兼职等。主管部门专业队伍要加强业务指导,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并认真履行审稿职责,上下一心,共同打造精品佳志。
  • 作者:王  晖
  •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乡镇村志 体式 存在问题 纠正对策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453 人次浏览
  • 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圳村镇志编修
  • [摘要]在城市化迅速加快的进程中,开展村镇志编修,对于留存文化根脉、记录社会变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村镇志既要着重记述城市化进程中的基层经济社会变迁,也要收录村镇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其体例结构应“不拘一格”,突出村镇特色。实际工作中,要将村镇志纳入官修范畴,加强管理协调与业务指导,整合社会力量,拓宽资料来源,提升志书质量。
  • 作者:周  华
  • 作者单位:深圳市史志办公室
  • 关键词:城市化 村镇志 编修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220 人次浏览
  • 陆献《山左蚕桑考》述论
  • [摘要] 《山左蚕桑考》是陆献仅存传世之作。该书以山左12府州为体例,辑录方志中山东历代官员劝课农桑事迹、蚕桑风俗与物产等内容,兼具蚕书与志书属性。该书全篇标榜循吏治世的思想,卷尾多篇序跋构成以陆献为中心的劝课官员关系网络,而辑入的《蚕桑问答》《课桑事宜》《蚕桑杂记》三部分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山左蚕桑考》是乾嘉道零散劝课蚕书的汇集与总结,体现了官员经世致用在劝课农桑中的真实写照与价值追求。
  • 作者:高国金
  •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关键词:陆献 《山左蚕桑考》 《蚕桑杂记》 劝农桑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204 人次浏览
  • 道光《遵义府志》的朴学特点
  • [摘要]郑珍、莫友芝在道光年间纂修的《遵义府志》,无论从体例、内容,还是叙述方式中所体现出的对考据与实证原则的重视,都反映出《遵义府志》明显的朴学取向。无论是内容上对地理沿革的强调,还是叙述中对史迹典章的考订、纠谬,以及对考证过程的如实记录,都体现出《遵义府志》对考据学方法的承袭。《遵义府志》对朴学考据方法的借鉴和叙述方式上的特征无疑是《遵义府志》“朴学”取向的关键所在。
  • 作者:孔维增
  •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 关键词:方志 朴学 考据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339 人次浏览
  • 明清易代之际的方志编纂与地方社会
  • [摘要]通过对明末清初浑源州地方志、碑刻资料的解读,讨论明清易代之际的方志修纂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清政府通过对浑源州北岳祭祀的认可,顺应了民心,强化了士大夫对新政权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而地方官员和士大夫通过州志、山志的修纂以及御香亭等祭典设施的营建,表达重建地方秩序和重构清王朝的国家认同。而地方社会通过对清朝国家认同的表态,获得了王朝给予的惠政,从而攫取了实际的地方利益。
  • 作者:曾  伟
  •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关键词:明清易代 地方志 地方社会 浑源州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59 人次浏览
  • 援史入志:东北方志纂修考略(1911—1945)
  • [摘要]晚清以降,西学东渐之势尤烈。随着西方史学理论传入中国,传统史学开始向新史学转型。编纂方志受到新史学思潮的影响,表现在借鉴新史学理论并应用到方志纂修中,致使志书编纂宗旨、体例、理论及方法等在传统方志学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探讨1911—1945年间东北方志纂修情况,有助于推动东北方志学研究,并为今后方志纂修提供借鉴与启迪。
  • 作者:赵太和
  • 作者单位:上海书店出版社
  • 关键词:东北 方志 纂修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10 人次浏览
  • 庾仲雍生平补证及其地记数种考论与辑补
  • [摘要]庾仲雍是六朝时期一位颇为多产的地记作家,撰有《湘州记》《荆州记》《江记》《汉水记》《寻江源记》等。前人多以为庾仲雍是刘宋或晋宋之际人。庾当是东晋司空庾冰之子,颍川鄢陵(今河南许昌)人,穆之为其名,仲雍为其字。其所作诸种地记当成书于东晋太元二年(377)以后,其或不入宋。前人多有将庾仲雍与梁庾仲容相混者,显误。庾仲雍《江记》《汉水记》后世无辑本,其《湘州记》《荆州记》《寻江源记》虽有诸家辑本,但误漏较多。对庾仲雍诸记存疑条目予以梳理考察,对其散佚条目进行辑补,期望对六朝地记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 作者:张帆帆
  •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庾仲雍 地记 考证 辑补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559 人次浏览
  • 旧志目录数据库建设及构想
  • [摘要]旧志不仅是地方志,同时也是古籍,有不可再生性。在计算机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将这些固定数量的旧志收录在专门的数据库中,对于旧志研究定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方志目录及数据库进行梳理,提出构建一站式检索旧志原本、馆藏信息、影印本获取等多种信息融合交错的旧志目录数据库系统。
  • 作者:韩  超
  • 作者单位: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 关键词:旧志目录 数据库 数位人文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109 人次浏览
  • 嘉靖《定海县志》的编纂与价值
  • [摘要]嘉靖《定海县志》是致仕的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在浙江倭患平息以后所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张时彻的个人经历及人际关系对嘉靖《定海县志》的编纂旨趣和取裁影响很大。除此之外,张时彻早先编纂的嘉靖《宁波府志》也成为嘉靖《定海县志》模仿的范本。尽管嘉靖《定海县志》对府志沿袭很多,但张时彻也作了很多改动,这些改动使得《定海县志》更加完善。嘉靖《定海县志》不仅保存了很多现已散佚的时人作品,而且相关记载可以更新我们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总体来看,它是一部质量较佳的志书。
  • 作者:李贤强    欧阳琳浩
  •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关键词:张时彻 定海县志 宁波府志 倭寇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533 人次浏览
  • 从“军七民三”到“军三民七”和“官三民七”:明代广东的筑城运动
  • [摘要]明代以前,广东与华南其他省份一样,大多无城,筑城率仅386%。经明初军民努力,筑城率提高到66%,明中期“凡县无城者悉令筑之”政策出台,筑城率达到957%,至明代后期,更高达100%。明初,广东筑城,主要由卫所军士负责,卫所指挥和千户主导。尤其许多府州县城与卫所同在一座城内,卫所更在城池营建方面占主导地位。不久,城池修筑,渐为军民合作,尤其卫所与府州县治同城的城池,更是军民合作、府卫或县所分修。最初,卫所官军负担的比重较高,军民分担比例为“军七民三”;明代中期以后,地方开发,经济发展,地方社会对公共事务,...
  • 作者:徐  泓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
  • 关键词:筑城 卫所 军七民三 军三民七 官三民七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200 人次浏览
  • 置县存废下的博弈与妥协
  • [摘要]乾隆二十二年(1757),漳河水患淹没了河北平原南部魏县与大名县治。经直隶总督方观承查勘,清廷最终将魏县并入大名、元城两县。原本三县中地域最广的魏县被拆分,为魏县在民国3年(1914)与20年的两次复县运动留下了伏笔。然而两次复县运动的结果却总是半途而废。分析魏县及元城被废原因及复县诉求,可知在不同政治背景下,不同利益阶层围绕三县行政关系的利益博弈与妥协,这同时也是国家决策在地方行政中的具体体现。
  • 作者:李  诚
  •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关键词:魏县 大名 元城 行政关系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41 人次浏览
  • 明清关中城工碑记研究
  • [摘要]明清时期城池建修结束后,多树碑记事,城工碑记一般是由城池沿革与区位介绍、城工具体内容、竣工之后士绅感慨三部分组成。明清时期城工碑记主要是由地方官员、地方士绅所撰写,明清两代略有差异,根据城工工费来源不同撰写者亦有不同,此外碑记的字数不等,整体而言明代碑记较清代为长。因碑记要达取信于人之目的,故其体例要求在撰述中兼载工程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又特别强调官民在工程中的贡献,要求上述内容相互关联,俱载始终,并传于后世系之以赞。碑记因所载史实相当丰富且详细,展示了明清近600年的城建画面,为复原区域或单体城...
  • 作者:魏欣宝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关键词:明清时期 关中地区 城工碑记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228 人次浏览
  • 从地方志看明正德、嘉靖时期地方教官变动情况
  • [摘要]明代文教大兴,注重地方教育,但实际地方在具体执行上却不尽相同。作为未入流的地方教官,由于身处不同地区,他们在任时间及之后的调动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从明代嘉靖时期的地方志中可以窥见一二。处在政治与经济中心或接近的城市,地方教官尤享优待,不仅在任时间较其他地区短,升迁机会大,就连之后调任的职位也更有前途;而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官则需要留任更长的时间,并且之后很大可能只是另调他地仍做教官。
  • 作者:钱璐璐
  •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明代 地方志 教官 变动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189 人次浏览
  • 碑记所见明清之际渭南地区的筑城活动与城镇社会文化
  • [摘要]陕西是碑刻珍藏数量最多的省份,陕西碑刻的内容包括纂言、记事、述德、文学艺术等,其中筑城碑就属于记事类。这些珍贵的筑城碑刻史料,内容涵盖了陕西各地历史的诸多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明清之际渭南城防修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城防修筑对城镇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功能都有所改变,继而改变了城镇的形态特征。在分析渭南地区城防的同时,通过这些碑刻文献也可以析出渭南地区社会文化中的善行和武备文荫思想。
  • 作者:张鹏飞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关键词:筑城碑记 渭南地区 城防修筑 武备文荫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109 人次浏览
  • 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与意义选择——云南方志中星回节起源记载的忠节化倾向
  • [摘要]云南古代至近代的地方志对星回节起源皆有记录。记录详略不一,但总体看来,附着儒家忠义贞烈观的阿南、慈善夫人、诸葛亮等传说占据重要地位,而占岁、照田及少数民族表现抗争除害等起源说则日益弱化,影响式微。忠节化成为星回节起源在云南方志记载中的绝对主流。这一忠节化倾向体现了方志编撰者基于儒家立场而对历史记忆及节俗传说进行的选择性改造和集体无意识援引转述。而如此选择与援引的根源,正是儒家思想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带来的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的认同,并反映出儒家思想传播中的多元途径与借力因素。
  • 作者:张若兰
  •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云南 星回节 忠节化 文化认同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74 人次浏览
  • 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婚姻论财研究
  • [摘要]婚姻论财是婚姻缔结的一项重要礼仪形式。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社会贫困化的加剧、男多女少趋势的强化以及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影响,婚姻论财逐渐超出了农村社会的承受范围,进而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地方精英与农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地方精英大多站在批判或者消极承认的立场上,采取就事论事的解决方法,但并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及社会土壤。农民通过领养童养媳等变通的婚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婚嫁两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婴儿的生存权问题。童养媳婚俗现象并不值得肯定,但它的确是农村婚嫁困难情况下...
  • 作者:简玉祥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
  • 关键词:婚姻论财 冲击 应对 华北地区 民国时期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156 人次浏览
  • 龙启瑞致周必超手札三通考述
  • [摘要]广西桂林图书馆馆藏龙启瑞致周必超手札若干通,其中有二通涉及诗学问题的讨论,是研究龙启瑞诗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另有一通提及《字学举隅》一书,有助于明确该书的作者等情况,今对三通手札的写作时间、背景等进行介绍、考证,并简述其文献价值。
  • 作者:罗天
  •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图书馆
  • 关键词:龙启瑞 周必超 手札 考述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283 人次浏览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