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指导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文献——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
  • [摘要]《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是继《地方志工作条例》后,又一份对地方志事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献,其意义在于能保证第二轮修志按时保质完成。方志存史、育人、资政三大功能中,资政功能是最重要的,只有方志成为各级领导案头真实、有效、独特的决策参考资料时,方志才能真正受到重视。
  • 作者:邹逸麟
  • 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地方志工作条例》 文献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4)  共有 30 人次浏览
  • 断代志编纂简论
  • [摘要]断代志是晚于通志出现的志书体裁,有着跟通志不同的特点,自第二轮志书编修以来,就广为志界所用。多部本断代志和多卷本断代志在内涵、功用、记述时限、资料选取和总纂要求等方面都有差异,而把握好二者的异同,是提高断代志编纂质量的前提。
  • 作者:李秋洪
  •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关键词:断代志 多卷本 多部本 断代志编纂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4)  共有 9 人次浏览
  • 新时代修志人的理想追求——对“修志问道”之浅见
  • [摘要]正确理解李克强总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重要批示,必须通观批示全文,从其语境中去探寻批示旨义;应结合地方志的历史和当代修志实践,领会才有可能深入。修志人要做到修志问道,应以“执着守望”和“秉持崇高信念”的精神为前提。修志问道要有人文境界,传承中华文明;更要发掘历史智慧,学会历史地看问题,从收集、发掘、编排资料中显示历史智慧。修志问道要做到学术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修志要坚持学术规范,保持学术优长。
  • 作者:陈泽泓
  • 作者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关键词:修志问道 地方志 学习体会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试论张其昀主编《遵义新志》之性质
  • [摘要]学术界很多学者将张其昀主编的《遵义新志》视为中国近代方志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然张其昀所谓的“方志学”仅是区域地理学的代称,《遵义新志》也是在其“方志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与中国传统方志不同的“新方志”,实为遵义区域地理著作。张其昀并未对其所谓的“新方志”和传统的方志加以明确区分,这就可能造成两者概念的混淆,或是学术界将《遵义新志》纳入传统地方志范畴的原因。
  • 作者:何沛东
  • 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
  • 关键词:张其昀 方志学 《遵义新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26 人次浏览
  • 论地方志在名人年谱编撰中的价值——以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魏禧为例
  • [摘要]年谱与地方志之间存在一定的学术关联。通过分析地方志在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魏禧二人年谱编撰中的作用,不难发现地方志对年谱的编撰有决疑、纠谬、补缺、印证、补充完善、列同存异等作用。因此,要想编撰出较高质量的年谱,地方志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
  • 作者:刁美林
  •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 关键词:地方志 名人年谱 朱彝尊 魏禧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地缘与清代常州三大方志名家——洪亮吉、李兆洛、孙星衍的方志编纂实践
  • [摘要]清代常州因学问、诗文方面的投合,以及血缘、家学、师承、姻亲的联系等形成有地域意义的文化格局,加之强烈的经世意识和政治意识,涌现出以洪亮吉、李兆洛、孙星衍为代表的一大批方志名家,他们对志书编纂体例、内容详略、编修方法都有一定的思考,使清代常州方志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 作者:臧秀娟
  •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清代 常州 方志名家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191 人次浏览
  • 常璩《华阳国志》研究概述
  • [摘要]晋代史学家常璩编撰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学术界对这部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版本源流、校注译注、语言文学、历史资料、作者思想等方面对《华阳国志》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 作者:张  勇
  •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系
  • 关键词:常璩 《华阳国志》 研究成果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志体因创与“新三宝体”的纂修实践——以《涉县志(1991—2011)》为例
  • [摘要]孟子所言“诸侯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即其邦国学说,又是地方志书“三宝体”创设的理论依据。南宋以来特别是明朝以后,志书求简尚简,“三宝体”志书不断问世,所记地、人、事三纲类目随时地变化续有调整,“三宝体”因革演变而渐趋完善,直至改革开放时期,形成“新三宝体”。《涉县志(1991—2011)》按地、人、事分六块,记地并不完全局限于地,将事平分为四块,贯串以改革主线,记事完整,各门类依逻辑编排,又显紧凑。其纂修实践,将“新三宝体”发挥至一新境界,值得总结与借鉴。
  • 作者:牛润珍  樊春楼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河北省涉县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三宝体” 因革演变 “新三宝体” 《涉县志(1991—2011)》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戴璟及《广东通志初稿》新评
  • [摘要]戴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编修的《广东通志初稿》,是首部广东通志。关于戴璟及《广东通志初稿》的研究并不多,其在广东方志发展史上的意义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文站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并通过对戴璟其人及《广东通志初稿》编写经过作进一步梳理,由此分析该志在体例、体裁、资料选用方面的特点,阐述《广东通志初稿》的文献价值。
  • 作者:田  亮
  •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 戴璟 《广东通志初稿》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新编内蒙古地方志文献统计分析
  • [摘要]通过首次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内蒙古地方志文献,并对内蒙古新编地方志从整体质量、类型分布、地区分布、年代分布、续编情况、收藏单位等方面做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内蒙古新方志文献编纂、出版、收藏的现状与特点,为地方志文献的开发利用和地方志学科建设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内蒙古新编地方志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要求,类型、地区、年代分布符合本地区特点,但也存在连续性不够强、本地区收藏不够理想的不足。
  • 作者:邬卫华
  •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
  • 关键词:新编地方志 内蒙古 统计分析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16 人次浏览
  • 地方志著述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探讨
  • [摘要]从目前出版的部分志书看,其著述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志书的体例结构和体裁,已经具备了著述性的空间和条件,只是在编纂实践中还没有把握好和充分利用。要解决著述性弱这一问题,一是加强门类综述,增强著述功力及分量;二是解决好“述”与“作”的矛盾,处理好二者关系;三是强调志书著述性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从相关方面注重著述性的提高。
  • 作者:张凤雨
  • 作者单位:河北省武强县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门类综述 “述”与“作” 学术性 著述性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132 人次浏览
  • 志书总述撰写体式探析——以宁波市首轮修志八部志书为例
  • [摘要]志书概述位于志书之首,其功用一是从总体上记述一地基本概况和志书基本内容,二是引导读者阅读志书,提高阅读效率。“述”的记述内容和撰写手法却认识不一,难有定论。对此,笔者以首轮宁波市八部志书总述(概述)为例,探析志书总述撰写体式,提出第二轮修志当以史纲体为主,吸收门类体和特色体的优点,方能撰写出具有全局性、典型性、特色性等特征的高质量的总述。
  • 作者:包柱红  袁静君
  •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总述 体式 地方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16 人次浏览
  • 康熙《南丰县志》的纂修及狱讼风波
  • [摘要]本文以康熙《南丰县志》为中心,探讨该志纂辑、修订过程及引发的狱讼争端。利用碑文记载、时人诗赋及参与官员的任官经历等,梳理狱讼事件来龙去脉,探析当事双方如何因信仰差异影响志书的修纂与删改,并借此案展现信仰立场、家族势力和地方官府在地方志纂修中的积极参与及对志书记载的深刻影响。
  • 作者:谭红艳
  •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康熙《南丰县志》 狱讼风波 刘凝 郑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从临沂古方志看明清地方教育的发展
  • [摘要]地方志中关于学校部分的记述对研究地方教育有重要意义。从现存临沂古方志对学校教育的相关记载来看:明清时期临沂地方教育机构有儒学、书院、社学、义学、家学、私塾等几种类型;经费有学田、存款利息、产业收入、政府划拨、民间义集、学生学费等几种来源;教学内容以科举应试的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政府的教化读物,并涉及医学、艺术等内容。从整个地方教育发展来看,政府起到了指导作用,而士绅起到了主导作用,教学效果良好。
  • 作者:刘晓臻
  •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方志 地方教育 明清 临沂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新疆图志》印行考略
  • [摘要]《新疆图志》是清末新疆官修省志,体例新颖,内容丰富,多次刊印,流传较广。《新疆图志》随纂随刊,形成有《新疆图志》官书局本和通志局本。同时,还有黄册抄本,以及以通志局本为底本,参校黄册抄本的东方学会本。《新疆图志》分志单行本印行各异,流布四方。《新疆图志》及其分志单行本,通过赠送、出版销售、期刊杂志刊载等方式广为传播,后成为治理新疆和研究西北史地的重要资料,成为学者研究新疆历史文化和官员认识新疆的必备资料。
  • 作者:史明文
  •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 关键词:《新疆图志》 版本 印刷 流传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福建旧志中基督教资料的史料价值评析
  • [摘要]要:基督教在华传播被认为是近代中西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之一,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旧方志中记载的基督教资料虽然有限,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时人尤其是绅耆对基督教的态度,基督教势力由弱到强的过程,基督教对山陬小邑的影响以及基督教与民间社会既融合又冲突的关系。这些记载弥补了教会报刊、传教士回忆录、史书等资料不足的缺憾,能推动国内对基督教研究更深入、更具体。
  • 作者:李  莉
  • 作者单位: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
  • 关键词:旧志 基督教 史料价值 福建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京杭运河沿线驿站与运河关系初探——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 [摘要]运河沿线驿站依靠运河驿道而存在,不属于运河系统,却与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运河不可或缺的部分。京杭运河沿线驿站的设置完全依赖运河河道的畅通或改道与否。驿站处在繁忙的京杭运河沿线,驿务繁忙,受政府重视程度也较高。明中期以前,运河沿线驿站与递运所相互配合,减轻了驿站的负担。其后,递运所多被废除,驿务更加繁重,当地政府不停地佥派驿夫,严重影响了正常农业生产。同时,驿站也是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 作者:王春花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京杭运河沿线 驿站 地方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方志中的金石类目方志中的金石类目——以《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为考察中心
  • [摘要]金石类目作为方志的重要内容之一,或单设《金石》《碑碣》,或附记于《艺文》《古迹》《舆地》《方舆》《疆域》等目中。方志金石类目或金石合编,或仅录石刻,并按时代先后及地域进行编排,有着与专门金石志不同的编纂特点。方志金石类目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 作者:孟凡港
  •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方志 金石类目 编纂特点 价值
  • 全文[ PDF 0.0 KB ] 2016.3(3)  共有 3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