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年报资料的审查与验收对比分析——以广东15家省级行业协会2012年年报资料为例
- [摘要]2012年广东全面推行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行业协会购买地方志年报资料的工作,以期搜集一些政府部门无法提供的行业资料。这对地方志工作的报送单位是一种突破,这种新的地方志资料的搜集方式,在全国也是首创。广东省向15家省级行业协会购买的2012年的年报资料,将行业协会报送的年报资料的初稿和完稿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其主要优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做好地方志资料年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建议。
- 作者:刘 珂
-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 年报资料 行业协会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盛世修志助力中国梦
- [摘要]
-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9) 共有 197 人次浏览
|
|
- 志书经济部类要写人——读《史记·平准书》有感?
- [摘要]《史记·平准书》对当代方志经济部类撰写有着重要启示。方志经济部类的撰写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弊病,要写好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以事系人是该部类写人的主要方法。以事系人也能写出人物的鲜明形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和发展,给新一轮方志纂修尤其经济部类的撰写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新的课题,要学习《史记·平准书》的做法,勇于实践,多出方志精品。
- 作者:李 明 李大晋
- 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县史志办公室
- 关键词:《史记·平准书》 经济部类 记人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
|
|
- 方志出版社创办纪事
- [摘要]
- 作者:李祖德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151 人次浏览
|
|
- 从道光《平远州志》看晚清贵州艺文志的儒学色彩——兼论史学与儒学之互动
- [摘要]道光《平远州志》采录的诗文,篇篇关涉风化政教,儒家思想十分浓郁。其中的儒学内涵主要包括要求遵守祖宗制度与天子礼法;发挥臣子守土之责;阳明心学良知;风雅批判精神;儒家风教思想与礼教以及对孔子的尊崇等。道光《平远州志》是在乾隆《平远州志》基础上增删而成,通过对比二者《艺文志》,可以发现道光《平远州志》采录诗文标准的儒学化倾向是十分自觉而强烈的,充分体现了儒学发展对方志编纂之影响。其成因,当在于近代动乱频仍、国力衰微,清王朝试图通过加强儒学束缚以维系其统治,风潮所至波及西南贵州史学领域。
- 作者:谭德兴
-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关键词:近代 平远州志 艺文志 儒学 史学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试论地域文化入志的几个问题
- [摘要]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志应该全面系统记载的重要内容。要准确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类型及构成要素,并从基础功能层面和衍生扩展层面两个维度去深刻认识地域文化入志的意义、价值。而记载地域文化的方法和路径有:全面分析地域文化情况,找准主要特点;兼顾地域性、文化性与可操作性,制定好志书篇目;深挖细掘,打好志书资料基础。
- 作者:刘益龄
-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 地域文化 价值意义 方法路径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9)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浅谈公众社区史的编写
- [摘要]社区是社会公众生活的区域,社区史是最值得重视的。社区史可以凸显小共同体建构,公众社区史是公众的历史。“大家来写村史”解决了书写对象与参与者的民众性问题,但没有从体裁上保证人人进入历史书写。村史的“大历史”缺陷,可以借族谱的“小历史”精神来弥补。可考虑编纂村志、村史、族谱三结合的综合体村民史模式。大家来写村史,村民人人可以成为书写对象,不再只写政府与名人;人人参与写作,不再只是一部分人参与。村志、村史、家谱三足鼎立,村落历史的记录将会更全面。
- 作者:钱茂伟
-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 关键词:公众史学 村志 村民史 族谱 公众社区史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9)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旧志整理述论旧志整理述论
- [摘要]:旧志整理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资源普查,编制目录、提要、索引,影印出版,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专题资料汇编,数字化建设,等等。长期以来,旧志整理工作成就斐然。旧志记载各地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罗万象,又有鲜明的地方性,整理难度很大,需要深厚的古文献素养与考证技能。进一步提高旧志整理质量,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旧志整理研究队伍,不断完善旧志整理的质量保障机制。
- 作者:鲍永军
-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旧志整理 成就 提高质量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方志馆建设面面观方志馆建设面面观
- [摘要]伴随着新时期全国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各地方志馆建设方兴未艾,从设计理念到建筑规模,从内容布展到服务创新,可谓亮点频出、精彩纷呈。方志馆已成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展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平台,也是当代中国地方志事业全面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
- 作者:潘捷军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方志馆 建设发展 现状展示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9) 共有 4 人次浏览
|
|
- 加强江西书院文化的保护利用
- [摘要]江西有书院近2000所,占全国书院的1/4强,居各省之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在中国书院史上独领风骚,对我国古代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书院建筑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书院现仅存170多所,虽然在保护、研究、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 作者:朱 虹
-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
- 关键词:江西书院 白鹿洞书院 书院文化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家法族规与乡村“礼治”社会——以浦江《郑氏规范》为例
- [摘要]在明清传统社会,有“皇权不下乡”之说,反映了国家权力难以渗透到广大的乡村社会,家族宗族组织不仅逐渐成为乡村的基本细胞,也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秩序概括为“礼治”“无讼”。从《郑氏规范》为代表的家法族规的分析中,我们会发现,乡村社会这种景象背后有着家法族规“无讼”思想的灌输,长期生活化的礼治教化,家庭成员身份化的严格要求,丧乱之源的防范控制以及家法族规对家族矛盾的调解,这为我们农村建设将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对村志编修也有历史借鉴价值。
- 作者:沈宏格?
-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
- 关键词:家法族规 《郑氏规范》 礼治 无讼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
- 晚清民国时期广西城乡民众节庆喜日用糖现象探析
- [摘要]广西的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晚清民国时期,广西大部分县市都有糖蔗种植生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蔗糖逐渐成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媒介,使得广西城乡民众普遍存在节庆喜日用糖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有利于民族经济融合的实现。
- 作者:唐咸明
-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键词:晚清民国 城乡居民 用糖现象 民族经济融合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
- 万历《山西通志》纂修与版本考略
- [摘要]万历《山西通志》由于作者佚名,原序不存,其纂修过程及版本源流问题成为方志学界一大疑案。新发现的材料证实:此书由李维桢、范弘嗣、邢大道、阎重光等编纂,山西巡抚李景元、魏养蒙、樊东谟、吴仁度相继监修。纂修始于万历三十四年,万历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之间成书并刊印。万历初刻本的大部分内容依然保留在现存的两个残佚本中。通行的全帙本由巡按山西御史祝徽在崇祯二年用万历旧版重印,并补写序文,残佚本卷二十二、三十及卷二十五中的两页即据此本补刻重印。
- 作者:王卯根
-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南校区文学院
- 关键词:万历《山西通志》 纂修人员 版本源流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8)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简析美国《老农夫年鉴》的内容特色
- [摘要]美国《老农夫年鉴》是世界上连续出版最久的年鉴,一直在北美受到广泛欢迎。通过回顾《老农夫年鉴》的发展简史和现状,介绍《老农夫年鉴(2014)》的内容设置、编排结构和呈现方式,可以将《老农夫年鉴》的内容特色归纳为新鲜、实用、有趣。我国年鉴应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借鉴《老农夫年鉴》的长处,进行编纂理念创新、内容设置创新、表现形式创新、编纂方式创新。
- 作者:刘书峰
-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
- 关键词:《老农夫年鉴》 美国年鉴 年鉴创新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0) 共有 875 人次浏览
|
|
- 名鉴诞生的困境与出路
- [摘要]长期以来,年鉴编纂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教条式思维、保守式继承、封闭式交流、自圆其说式发展等。年鉴文化发展离不开史志鉴文化环境,今天的年鉴编纂工作受到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自身不足的限制。名鉴诞生的出路是做到编纂思想、技术、质量与民族特色上的突破,注重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编研结合之路。
- 作者:吕鲜林
- 作者单位: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年鉴处
- 关键词:年鉴编纂 名鉴 困境 出路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8) 共有 122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