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考关于山东省市县志自然环境编记述质量的考察与思考
  • [摘要]目前,山东省已出版的市县志自然环境编的记述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指导思想重视不够、总体设计考虑不周、有价值的资料缺失、记述不够深入。为了更好地发挥志书的功能,第二轮志书应以生态文明理念编纂自然环境编:一是总体设计要考虑周详,注意运用多种体裁反映自然环境要素及其历史变迁,最好单独设置自然环境编,还要尽量体现自然地理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增补有存史价值的新资料,诸如最新研究成果和统计成果等。三是内容记述要深化,反映人地关系,彰显生态文明理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 作者:刘爱军
  •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省府前街1号省政府综合楼省史志办公室
  • 关键词:志书 自然环境编 生态文明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1 人次浏览
  • 志书记述自然环境谈
  • [摘要]第二轮修志记述时间断限较短,是否记述以及如何记述相对变化不太明显的自然环境,成为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部分已出版的第二轮志书,对自然环境的记述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但其中也有一些志书存在记述不足、不够的问题。因此,第二轮志书要重视对自然环境的记述,要全面、系统地记述自然环境,要注意发现和记述新的变化,要注意引用新的资料,要注意记述和体现新的认识。同时,城市志和城市区志记述自然环境应突出自身特点。
  • 作者:铁鹏  叶开峰  张  宁
  • 作者单位:北京方志馆
  • 关键词:第二轮志书 自然环境 记述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1 人次浏览
  • 谈《史记》《汉书》对方志体例的影响
  • [摘要]宋代定型的方志体例无疑是受宋前诸多古籍影响的结果,其中受《史记》《汉书》影响最大。具体表现于体式(含结构体式、谋篇体式、撰写体式)、体裁(含纪、表、志、传、论赞、自注、序)、方法(含实录、实地调查、寓论于叙)和文辞风格等方面。
  • 作者:韩章训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史记》 《汉书》 方志体例 影响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当代志书对地理志编纂的认识与记述
  • [摘要]地理志是志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旧志与新志的地理志则有很大差异,当代志书启动编纂时,地理学界就提出以现代地理学科的观点编纂地理志。第二轮志书普遍重视对自然资源的记述,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足,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记述的认识,并明晰各个自然要素的记述内容。?
  • 作者:王卫明
  •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 关键词:当代志书 自然环境 内容记述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1 人次浏览
  • 从基础资料到科学文献的跨越从基础资料到科学文献的跨越——以浙江省第二轮市县志中自然灾害内容的记载为例
  • [摘要]地方志作为珍贵的资料供体与研究本体,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旧志颇受认可,新志则面临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志书应增强其内容的科学性,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学界对地方志中的自然灾害内容利用颇多,故以此为切入点,以浙江省已出版的37部第二轮市县志为主要考察对象,试析新时期志书自然灾害内容编纂的现状与不足,探讨方志从基础史料向科学文献跨越的路径。
  • 作者:张勤
  • 作者单位:浙江省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方志 基础资料 文献 自然灾害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1 人次浏览
  • 志书索引类型刍议
  • [摘要]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人们储存资料、传播资料、获取信息和阅读文本的方式,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一些变化对地方志的文化形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志书应通过知识扩展实现资料可用性的最大化,知识扩展的简单模式是由某种或某类文献的专门索引完成的。因此,实现志书知识扩展,除了提高文献内容索引的质量,还必须编制检索情报源的索引,包括参考文献索引与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索引,而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索引,应厘清地方文献的概念,以及提出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索引的理论依据。
  • 作者:殷勇
  •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党史方志档案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书 索引 类型 刍议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志书数据问题探讨
  • [摘要]志书中的数据是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方志界对于志书数据独特的基本特征还缺乏认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在运用上还缺乏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存在着无章可循、随意处理的盲目现象。造成志书在数据运用上存在着来源不明确、矛盾数据、罗列数据、无意义数据、盲目交叉重复、计量单位混乱、数据表欠科学、数据出处多无说明等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探讨志书数据运用的科学性问题。
  • 作者:张凤雨
  •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书 数据 特点 来源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志书自然部类内容编纂探讨
  • [摘要]
  • 作者:周宏文
  •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史志工委
  • 关键词:志书 自然部类 篇目设置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把根留住——高荣峰访谈录
  • [摘要]
  • 作者:口述人:高荣峰      采访人:杨海峰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229 人次浏览
  • 略论《厓山志》
  • [摘要]《厓山志》历明清编修,版本复杂,记载的是宋元之际南宋王朝最终覆亡于广东新会厓山这一历史事件。研究《厓山志》的篇目结构,分析其如何反映历史事件,是研究方志发展史及了解此类志书自身体例与价值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厓山志》的版本情况、点校做法、篇目构架及其使用体裁服务主题的特色,尤其是在着力于表现忠君爱国主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还原了历史复杂性的经验,值得后世修志借鉴。
  • 作者:陈泽泓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厓山志》 版本 史实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明代地方官员与方志编修?
  • [摘要]明代地方官员基于朝廷诏令和上级政令,辅助治理地方和保存地方文献的需要,以及地方乡绅和儒学师生的请求,启动并主持修志活动,规范修志行为,成立修志机构,聘请修志人员,商定方志体例内容,筹措修志经费。大量地方官员修志,直接推动了官修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官修意识和方志官修文化传统,对后世修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者:杨军仕
  •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关键词:方志编修 官修制度 官修意识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南朝刘宋段国《沙州记》考略
  • [摘要]南朝刘宋段国撰《沙州记》,大约在隋唐之际散佚,有的学者误将其视作敦煌沙州之地志。在辑得段国《沙州记》佚文18则的基础上,对《沙州记》之沙州地望进行考辨,结论更具说服力。研究表明,段国《沙州记》之沙州并非今甘肃敦煌之沙州,而是今青海贵南之沙州,两晋南北朝之际属吐谷浑疆域。
  • 作者:屈直敏
  •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大学
  • 关键词:南朝 段国 《沙州记》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高丽华严慧因教寺志》的编撰及其在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价值
  • [摘要]《高丽华严慧因教寺志》是专门记载高丽寺近千年沧桑变化的历史文献,在明代佛教方志编撰史、中韩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内容编撰上,它借鉴了明代方志方法,运用平目体编撰佛教寺志,详略得当,体例周详,实为明代佛教方志一部优秀之作。此外,它在中韩交流史上也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它全方位阐释了中韩文化交流的象征——高丽寺在宋元明时期的发展变迁,记载了高丽寺如何从宋元时期的皇家宠儿,变成战火中的废墟,最后在晚明时期复兴崛起,高丽寺以及高丽文化重新进入明代民间士绅百姓的视野这一艰辛历程。
  • 作者:曹刚华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关键词:《高丽华严慧因教寺志》 编撰 中韩文化 价值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民族主义关怀下的方志纂修——以晚清民国时期东北方志为例
  • [摘要]晚清民国时期,东北形势骤紧,门户洞开。加强边防,增强经济实力,完善教育,提高国家竞争力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涨的民族主义氛围中,方志纂修也成为这一时期极为重要的措施之一,但此时方志已不仅仅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等一般意义上的功能,其浓厚而悲怆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宣扬,以及在内容记载方面有意识的选择与描述,使方志编修在关注社会现实的背景中,成为警醒民众、奋发图强的一面高扬的爱国旗帜。
  • 作者:王新环
  •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晚清民国 东北方志 民族主义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明代志局(馆)浅议
  • [摘要]志局(馆)作为一种松散的临时性修志机构,唐宋时期开始出现,到明代数量逐渐增多。志局(馆)一般规模不大,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经费大多由地方财政负担,也有通过地方官员和士绅捐俸捐资来承担,工作内容涵盖了志书编纂的各个环节。志局(馆)的大量设立,表明明代对修志活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同时也对后世修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者:杨军仕
  • 作者单位:国家方志馆
  • 关键词:明代 志局(馆) 方志编修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方志文献的文化价值归宿——缘于一次旧志文献利用实践
  • [摘要]在江西省石城县开展的“走遍石城”调查采风活动中,方志文献特别是旧志文献被反复、充分利用。方志文献在地方文化标识的建树和文化脉络的梳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方志成全了事物的文化旨归,也成全了自身的文化价值。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推动的社会变动中,文化的价值备受关注和重视,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方志文献利用上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
  • 作者:刘善泳
  •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方志文献 文化价值 文献利用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 丘北史志与丘北文艺创作
  • [摘要]志书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来源,是创作的源泉。季炳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普者黑传奇》、李耕溢的长篇小说《山国英雄儿女》获得了成功;邓林芬的八场花灯剧《她才十八岁》,李绍云的国画《正气歌》《魂断南疆》和《忠魂》更是不断开拓了读志用志的新领域。
  • 作者:朱佩云
  • 作者单位:云南省丘北县史志办公室
  • 关键词:丘北史志 素材来源 文艺创作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3)  共有 2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