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地方志跨文化传播中的受众意识
  • [摘要]在文化建设受到更多关注、文化自信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软实力和文化传承重要形式的中国地方志,在跨文件传播的内容和渠道上,着力突出独特性、直观性、高价值和权威性等特征,满足了国外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但同时必须注意,现有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活动往往立足于宏观层面,以广义而非细分的国外受众为主,相应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很大的深化拓展空间。要更为精准地实现中国地方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强化受众意识,从更多层面关注国外接受对象的不同特征;在个性化传播策略上不断优化,努力促成地方志“...
  • 作者:田丰
  •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 跨文化传播 受众意识 文化差异
  • 全文[ PDF 1621.0 KB ] 2020.7(1)  共有 133 人次浏览
  • 新方志教科文卫类编纂的经验和反思——以《福州市志(1995—2005)》为例
  • [摘要]《福州市志(1995—2005)》于2018年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福州自《三山志》《福州府志》而来的方志传统继续薪火相承。而这部书的编纂历程也已成为一段值得去思考的历史,从中探究哪些方法有效便捷,需要以某种形式将这些经验流传下去;也要反思有哪些部分难尽如人意,在未来应以何种办法来尝试解决困难。不断探究史志的编纂方法是一种肩负历史责任的态度,本文试以《福州市志(1995—2005)》教科文卫类的一些例子来探讨新方志编纂的经验和思考。
  • 作者:张灵
  • 作者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关键词:新方志 编纂 经验 反思
  • 全文[ PDF 1082.0 KB ] 2020.7(2)  共有 64 人次浏览
  • 地方志中关于三峡工程库区外迁移民安置的书写
  • [摘要]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安置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战线时间长,涉及人口数量多,情况复杂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库区移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城镇移民和农村移民,而以农村移民为主。农村移民中,重中之重是要解决好外迁移民的安置问题。农村外迁移民安置的政策和资金使用等,由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统一进行规划,再由相关省、市、县具体落实,各地实施过程中情况或多或少会出现差异。新编地方志中包含了大量有关外迁移民安置的内容,既是深入研究三峡工程库区农村外迁移民情况的重要资料来源,也为从区域史角度探讨农村外迁移民安置问题提供了依...
  • 作者:陈卓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关键词:地方志 三峡水利工程移民 农村外迁移民安置
  • 全文[ PDF 1184.0 KB ] 2020.7(2)  共有 163 人次浏览
  • 浙江乡镇村志编修的历程、特点与价值述论(1949—2018)
  • [摘要]浙江乡镇村志的编修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延续性强,而且质量上乘、价值可观,历来居于全国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委、政府、方志部门、学者及乡民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浙江乡镇村志书的编修得到进一步发展,数量与体量蔚为大观,总体质量颇佳,在编修出版、体例内容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并展现出丰富的文献价值、社会价值和文本价值。
  • 作者:张勤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浙江 乡镇村志 新方志 编修 编纂学
  • 全文[ PDF 1701.0 KB ] 2020.7(1)  共有 76 人次浏览
  •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唐代敦煌郡的水环境
  • [摘要]唐代敦煌郡大片的湖泊、水草茂密的湿地,河流、小溪和泉水,形成一张水网,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水域自然景观。良好的水环境,孕育了唐代敦煌文明。唐代敦煌大量修渠造堰,汉代和十六国时期的不少水利工程在当时仍发挥作用。当时敦煌各渠堰都记录在案,水利为自上而下多层次管理。敦煌民众对水、树、草有爱护之情,对水索取比较节制,僧人和民众热衷于植树,这些都有利于维持水环境的风貌。唐代敦煌水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推动这一切的是政府、民众及其生产活动。
  • 作者:刘振刚
  •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
  • 关键词:敦煌郡 水环境 水利
  • 全文[ PDF 1351.0 KB ] 2020.7(3)  共有 441 人次浏览
  • 元末明初南京幕府门初探
  • [摘要]幕府门是元末明初南京最主要的城门之一。幕府门最初作为吴王朱元璋所建设的新城城门存在,其性质是王城门,明朝开国后才成为京城门。幕府门位于新城北墙之中,推测在今天南京的鼓楼岗上,明初随着新城北墙的拆除而消失。对幕府门性质、地点与存废时间的探讨,是新城城门研究的首次尝试。
  • 作者:周源
  • 作者单位: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研究会
  • 关键词:南京 幕府门 新城城门
  • 全文[ PDF 2581.0 KB ] 2020.7(3)  共有 708 人次浏览
  • 南宋瓜洲筑城考
  • [摘要]位于扬州的瓜洲,在南宋时代,受到南北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多次筑城。绍兴年间,宋廷虽有筑城之议,但由于张浚的反对,并未筑城,倒是金军攻下瓜洲后,利用南北战事而留下的小垒有展筑之举。孝宗即位后,瓜洲筑城之举频繁,在隆兴初、乾道四年(1168)、淳熙四年(1177)有过3次筑城。这一时期瓜洲城的形制为南北两城,南城临江且城墙呈拱型,所以称“簸箕城”,但因江涛侵蚀,屡遭废坏。理宗时南北战事再起,为了抵抗蒙军,淮东一带又有陆续的筑城,瓜洲城在宝祐四年(1256)修筑,此次筑城更多地体现在增筑。但在南宋末年战事中,瓜洲...
  • 作者:黄彬琦
  •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关键词:瓜洲城 城墙南宋南北关系?
  • 全文[ PDF 2091.0 KB ] 2020.7(5)  共有 730 人次浏览
  • 越州升府用“兴元故事”考辨
  • [摘要]绍兴元年,宋高宗在准备离开越州前往临安府时,将越州升为绍兴府。嘉泰《会稽志》所载越州升府之事是宋高宗效唐德宗“兴元故事”,今人研究也认为如此。其实,通过重新检讨不同史料、考察宋廷对唐德宗及“兴元故事”的态度以及追索所谓的用“兴元故事”的史源,便可知越州升府并非用“兴元故事”。
  • 作者:朱国兵
  •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越州 升府 绍兴府 兴元故事 考辨
  • 全文[ PDF 752.0 KB ] 2020.7(6)  共有 802 人次浏览
  • 宋人杨甲诗文辑佚两则
  • [摘要]
  • 作者:赵辉志
  •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地方志编修中心
  • 关键词:
  • 全文[ PDF 0.0 KB ] 2020.7(6)  共有 467 人次浏览
  • 从陈家祠旗杆夹石上补刻两位留学进士看清末社会变革
  • [摘要]陈家祠旗杆夹石上刻有两位科举废除以后的留学进士——陈振先、陈启辉科举功名文字。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清政府面对新形势采取一系列考试、授职举施,旗杆夹石上陈振先、陈启辉二人科举功名文字便是这一社会变革的实物佐证。考辩二人是何许人,以及他们科举功名文字被补刻在旗杆夹石上的时间、排名顺序等相关问题,反映出科举废除之后科举情结在社会上的延续,折射出在清末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变化。
  • 作者:谢莹
  • 作者单位: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 关键词:旗杆夹石 科举 陈振先 陈启辉
  • 全文[ PDF 1655.0 KB ] 2020.7(6)  共有 866 人次浏览
  • 杜清持与近代广州女子教育——从最新发现的史料说起
  • [摘要]杜清持以笔名“移风女士”发表的《倡办广东女学之回忆》是研究近代广州女子教育的重要史料。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可以厘清杜氏投身于女学事业的经历。作者对移风女学校、“广东女学堂”、公益女学校、坤维女学校、公益女子师范学校的历史进行考辨,补充了广州地方史著记载之不足,初步呈现清末民初广州的女子教育生态。
  • 作者:黄湘金            
  •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关键词:杜清持《倡办广东女学之回忆》广州女子教育
  • 全文[ PDF 1568.0 KB ] 2020.7(5)  共有 848 人次浏览
  • 乡邦文化视野中的扬雄——以《华阳国志》为中心
  • [摘要]郡书写作的兴起,深受汉魏时期地域优劣论的影响。《华阳国志》继承汉魏郡书撰写的传统,通过表彰先贤来标榜蜀地的独特之处。该书《先贤传》通过增删调整《汉书》《法言》等史料,将扬雄塑造成一位“齐圣广渊”的弘道圣人,有关扬雄的负面记载却只字未见。此种做法,体现了乡邦文化建设中方志书写的特点。而作为集蜀地方志之大成的《华阳国志》,其对扬雄的定位,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蜀地士人的认识,这意味着扬雄拟经征圣的行为至少在蜀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 作者:                   沈相辉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关键词: 扬雄 方志 乡邦文化 圣人
  • 全文[ PDF 1836.0 KB ] 2020.7(4)  共有 461 人次浏览
  • 民国科学术语应用民国科学术语应用——以河北地方志为中心
  • [摘要]民国时期河北61种地方志中普遍引入科学术语,但使用颇具随意性。从方志编纂初衷上看,科学术语的使用承载着话语体系创新、新志门类创建、科学知识普及的功能追求。社会转型时期科学术语的使用,具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科学理解的个体差异和新旧知识分子理念分歧及学养不足的局限。民国方志科学术语使用的实用性特点,对于科学知识的本土化和科学术语的推广,具有启示意义。
  • 作者:李云龙
  •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出版传媒部
  • 关键词:民国方志 科学术语 科学普及
  • 全文[ PDF 2588.0 KB ] 2020.7(6)  共有 492 人次浏览
  • 榆次中都城考辨——兼论旧志资料之运用
  • [摘要]中都县的历史沿革,涉及山西榆次、平遥两地诸多历史议题。爬疏早期史料可知,先秦至北魏初期的中都县原在今平遥境内,榆次的中都则是北魏时期由平遥移置而来的,二者属前后继承关系。北宋以降,《太平寰宇记》《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等逐渐将两座中都的史事相混淆,相关观点又为方志所沿袭和进一步演绎,由此造成不少争议。梳理中都城文献记载脉络,提示我们在新志编纂工作中,应注意对明清旧志中的上古、中古史记载寻求史源,对其加以必要的史料辨析。
  • 作者:段  彬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中都城 榆次 平遥 旧志辨析
  • 全文[ PDF 1065.0 KB ] 2020.7(4)  共有 567 人次浏览
  • 从“猛虎肆虐”到“虎迹少敛”:甘肃地区虎的生态变动——基于明清地方志为中心的研究
  • [摘要]历史上,虎是甘肃地区主要野生动物之一。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虎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且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地理格局。清乾隆时期是甘肃地区虎的生存状态峰值期,数量较为丰富,分布范围覆盖全省,此后虎迹逐渐消退,部分州县几乎绝迹。森林覆盖率日益降低,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大量土地荒地被开垦,虎自身的利用和贸易价值,以及频繁的战事影响是导致清代乾隆以后虎的数量迅速减少、分布范围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虎的分布变动呈现出一个从“猛虎肆虐”到“虎迹少敛”的轨迹,这是环境变动与社会变迁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 作者:吴晓非
  •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明清 甘肃地区 虎 变动
  • 全文[ PDF 2375.0 KB ] 2020.7(2)  共有 132 人次浏览
  • 应州始置年代与得名考
  • [摘要]应州自唐末以来就是雁北地区的边防重镇,战略位置紧要。关于应州的始置时间,历来有唐武德、天宝、唐末及后唐说,结合史料对比分析诸说,应州当置于唐末李克用割据河东以后,时间在公元9世纪80年代中叶至其卒年908年之间,其名则源于境内雁门、龙首南北相应。李克用于其时置应州与当地悠久的政区设置历史、北方草原民族势力兴替以及历代沙陀人在河东的经营有关。
  • 作者:刘淑颖
  •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关键词:应州 始置年代 得名 李克用 政区
  • 全文[ PDF 1390.0 KB ] 2020.7(4)  共有 595 人次浏览
  • 民国中后期方言政策与黎锦熙《方言谚谣志》3种
  • [摘要]学界关于民国时期黎锦熙国语思想和国语运动史观的研究日渐深入,几成显学,而关于黎氏在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概念、方言调查主张乃至方言谚谣志的研究却相对沉寂,不够系统深入。梳理民国中后期方言政策的机构活动、注音工具和工作计划,分析黎锦熙《方言谚谣志》3种的编写背景、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认为《方言谚谣志》3种体现了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政策,总结了民国中后期的方言志编写体例,是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政策研究和方言志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作者:黄晓蕾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关键词:民国 方言政策 黎锦熙 方言谚谣志
  • 全文[ PDF 2327.0 KB ] 2020.7(5)  共有 690 人次浏览
  • 《左传》长葛邑地望考
  • [摘要]《左传》中载的长葛是郑国的城邑。葛与长葛的关系不详。由于时间的推移、“长葛”“长社”的误扰等诸多原因,文献中对长葛的具体方位记载不明确。据已有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考辨,长社与长葛系属两地,长社故城在今长葛市官厅乡辘轳湾、打绳赵一带,东周郑国长葛邑在今官亭乡孟寨。
  • 作者:宋萌萌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志传 东周 郑国 长葛 长社
  • 全文[ PDF 1782.0 KB ] 2020.7(2)  共有 46 人次浏览
  • 谢灵运《山居赋》“慕”“椹”考
  • [摘要]谢灵运《山居赋》中“慕椹高林”一语难解。“慕”各注本均未解释,按“慕”当通“募”,意思是求取(菌菇),求取的方法是伐倒树木人工培育。据此知,中国浙江一带的民众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人工培育菌菇;“椹”指菌,通“蕈”,这种通假在近代浙江方志中还能看到,现代南方方言中仍有留存。除“椹”之外,文献中“蕈”的音近假借字还很多,文章试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这些通假产生的原因。
  • 作者:张徽
  •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山居赋 慕 椹
  • 全文[ PDF 523.0 KB ] 2020.7(5)  共有 570 人次浏览
  •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疏误补订八则
  • [摘要]补充《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未收录的志书(稿)4部;同时,对《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有关内蒙古、奉天、浙江、广东等省通志的著录信息有误之处,进行订正,以期对《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有所增益和完善。
  • 作者:曾沁涵
  •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编目部
  •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地方志 疏误 补订
  • 全文[ PDF 920.0 KB ] 2020.7(5)  共有 549 人次浏览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