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陆献《山左蚕桑考》述论
  • [摘要] 《山左蚕桑考》是陆献仅存传世之作。该书以山左12府州为体例,辑录方志中山东历代官员劝课农桑事迹、蚕桑风俗与物产等内容,兼具蚕书与志书属性。该书全篇标榜循吏治世的思想,卷尾多篇序跋构成以陆献为中心的劝课官员关系网络,而辑入的《蚕桑问答》《课桑事宜》《蚕桑杂记》三部分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山左蚕桑考》是乾嘉道零散劝课蚕书的汇集与总结,体现了官员经世致用在劝课农桑中的真实写照与价值追求。
  • 作者:高国金
  •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关键词:陆献 《山左蚕桑考》 《蚕桑杂记》 劝农桑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86 人次浏览
  • 明代湖北进士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 [摘要]科举时代的进士是考察人才的绝佳样本。民国《湖北通志》收录明代湖北进士1132名,进士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他们分布在湖北省除施州卫外的其他8府,以黄州府、汉阳府、武昌府为代表的鄂东地区集中了全省71%以上的进士,是进士人才的高产区;以荆州府、承天府为代表的鄂中南地区拥有全省22%的进士,为中产区;鄂西南和鄂北地区为进士人才低产区。除长阳、兴山、郧西、保康等县外49县均有进士产生,平均每县23名。进士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体现出湖北省各地人文水平的高低、演变及其经济发展的损益。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必定要受到地...
  • 作者:张晓纪
  •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明代 湖北 进士 地理分布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3)  共有 596 人次浏览
  • 试论洪武初年山东莱芜的枣强移民
  • [摘要]目前有关明代山东移民的最早记录,为洪武二年(1369)河北口外人迁至临清、东昌。而莱芜县的移民在元末明初形成了小高峰。莱芜移民潮相关的记载,除《莱芜县乡土志》之外,也可从现存族谱、碑刻、家族人士对移民经历口耳相传的资料中找到。吴氏家族是枣强移民中的一支,但其军籍身份又在明初移民中具有特殊性。借助口述史资料和田野调查成果,可以对吴氏家族始居何处、何时具有军籍身份、是否为政府强制性迁移进行探讨。
  • 作者:高莹
  •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 关键词:家谱 东港庄 港里庄 军籍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4)  共有 1072 人次浏览
  • 置县存废下的博弈与妥协
  • [摘要]乾隆二十二年(1757),漳河水患淹没了河北平原南部魏县与大名县治。经直隶总督方观承查勘,清廷最终将魏县并入大名、元城两县。原本三县中地域最广的魏县被拆分,为魏县在民国3年(1914)与20年的两次复县运动留下了伏笔。然而两次复县运动的结果却总是半途而废。分析魏县及元城被废原因及复县诉求,可知在不同政治背景下,不同利益阶层围绕三县行政关系的利益博弈与妥协,这同时也是国家决策在地方行政中的具体体现。
  • 作者:李  诚
  •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关键词:魏县 大名 元城 行政关系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17 人次浏览
  • 明清易代斗争与山东地方家族命运的嬗变——以莱阳宋氏家族为中心的考察
  • [摘要]明清易代斗争,给山东地方家族的命运带来深远影响。以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宋氏家族为例,该家族于明朝末年便以科举、仕宦、文学、结社诸多成就,成为饮誉海内的著名文化世家。但明清易代之际,该家族积极参与抗清运动,遭受重创,给家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摧毁家族经济基础,引发清廷猜忌与仇恨,埋下牢狱祸患,造成人丁不兴,导致家族教育衰落等。入清后,尽管宋氏家族部分族人归附清廷,积极参加科举、踏入仕途,但却没能挽回家族衰落的命运。宋氏后人命运多舛,屡遭牢狱之灾,宋氏家族一步步走向没落,成为明清易代的牺牲品。
  • 作者:张华清
  •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明清易代 莱阳宋氏 抗清活动 家族衰落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4)  共有 388 人次浏览
  • 地方志所见清中叶陕西民众的日常生活
  • [摘要]通过对清中叶陕西地方志中作物种植与饮食构成、衣着材质与布匹贸易、起居形态与经济景况、生活用具与贸易来源、民间信仰与地域特征、资源开发与人地矛盾等面相的考察,以日常生活为视角,以部分生活内容为抓手,呈现清中叶陕西不同区域民众生活的“日常”及不同面相,探讨地方志在日常生活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思考日常生活研究的特点与趋向。
  • 作者:封  磊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地方志 清中叶 陕西 日常生活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3)  共有 131 人次浏览
  • 明清关中城工碑记研究
  • [摘要]明清时期城池建修结束后,多树碑记事,城工碑记一般是由城池沿革与区位介绍、城工具体内容、竣工之后士绅感慨三部分组成。明清时期城工碑记主要是由地方官员、地方士绅所撰写,明清两代略有差异,根据城工工费来源不同撰写者亦有不同,此外碑记的字数不等,整体而言明代碑记较清代为长。因碑记要达取信于人之目的,故其体例要求在撰述中兼载工程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又特别强调官民在工程中的贡献,要求上述内容相互关联,俱载始终,并传于后世系之以赞。碑记因所载史实相当丰富且详细,展示了明清近600年的城建画面,为复原区域或单体城...
  • 作者:魏欣宝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关键词:明清时期 关中地区 城工碑记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202 人次浏览
  • 从地方志看明正德、嘉靖时期地方教官变动情况
  • [摘要]明代文教大兴,注重地方教育,但实际地方在具体执行上却不尽相同。作为未入流的地方教官,由于身处不同地区,他们在任时间及之后的调动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从明代嘉靖时期的地方志中可以窥见一二。处在政治与经济中心或接近的城市,地方教官尤享优待,不仅在任时间较其他地区短,升迁机会大,就连之后调任的职位也更有前途;而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官则需要留任更长的时间,并且之后很大可能只是另调他地仍做教官。
  • 作者:钱璐璐
  •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明代 地方志 教官 变动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184 人次浏览
  • 试论清代宜荆地区宗族祠堂发展实态
  • [摘要]在清代宜兴荆溪地区,宗族祠堂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兴起、持续发展、掀起高潮、跌入低谷、再次掀起高潮的发展态势。宜荆地区宗族祠堂的发展态势,受到朝廷政策和地方需求两方面的影响。而族人积极捐资支持则是祠堂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 作者:白冰洋
  •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关键词:清代 宜荆地区 宗族 祠堂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3)  共有 155 人次浏览
  • 温州沿海卫所及其地域亚文化考察
  • [摘要]明代沿海卫所是国家政策的具体产物,它不仅是军事的、历史的,同时也是文化的。沿海卫所的设立,不仅在温州地方社会嵌入了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同时也在温州地域文化网中编织进了一个重要的网结。卫所特殊的军事性质沉淀在方言、民间信仰、民间仪式和习俗之中,从而使其成为一个不同于周围其他地方的独特文化地理单位。沿海卫所地域亚文化的形成与衍变,不仅取决于自身独特的内生性与相对排外性的文化机制,同时也是它与所处地方社会之间文化碰撞、交流与互动的产物。
  • 作者:尤育号
  •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 关键词:沿海卫所 地域亚文化 温州 民间信仰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4)  共有 202 人次浏览
  • 碑记所见明清之际渭南地区的筑城活动与城镇社会文化
  • [摘要]陕西是碑刻珍藏数量最多的省份,陕西碑刻的内容包括纂言、记事、述德、文学艺术等,其中筑城碑就属于记事类。这些珍贵的筑城碑刻史料,内容涵盖了陕西各地历史的诸多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明清之际渭南城防修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城防修筑对城镇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功能都有所改变,继而改变了城镇的形态特征。在分析渭南地区城防的同时,通过这些碑刻文献也可以析出渭南地区社会文化中的善行和武备文荫思想。
  • 作者:张鹏飞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关键词:筑城碑记 渭南地区 城防修筑 武备文荫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81 人次浏览
  • 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与意义选择——云南方志中星回节起源记载的忠节化倾向
  • [摘要]云南古代至近代的地方志对星回节起源皆有记录。记录详略不一,但总体看来,附着儒家忠义贞烈观的阿南、慈善夫人、诸葛亮等传说占据重要地位,而占岁、照田及少数民族表现抗争除害等起源说则日益弱化,影响式微。忠节化成为星回节起源在云南方志记载中的绝对主流。这一忠节化倾向体现了方志编撰者基于儒家立场而对历史记忆及节俗传说进行的选择性改造和集体无意识援引转述。而如此选择与援引的根源,正是儒家思想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带来的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的认同,并反映出儒家思想传播中的多元途径与借力因素。
  • 作者:张若兰
  •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云南 星回节 忠节化 文化认同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156 人次浏览
  • 孙延钊与温州地方史研究
  • [摘要]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孙延钊着手整理祖父、父亲著述,并兼及乡邦文献的整理,此后长期致力于温州地方史的研究。表彰乡贤是孙延钊地方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他主要通过为乡贤撰写年谱以及立传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表彰。此外,孙氏对永嘉学派的研究亦有表彰乡贤之意。抗日战争时期,孙延钊在研究温州地方史时极力表彰温州先民的反侵略斗争,这是他感怀时局的真情流露,而孙氏亦有意借此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
  • 作者:廖章荣
  •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孙延钊 温州地方史 乡邦文献 乡贤 民族意识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3)  共有 166 人次浏览
  • 玉田、丰润二县雍正四年改隶永平府之推证
  • [摘要]有关清代玉田、丰润二县由顺天府改隶永平府的时间,清代史料即有六说,传至今日更莫衷一是。已公开的清代档案为找寻改隶时间提供了完整的证据链。先是通过雍正朝雨雪奏折,确定了二县改隶时间当在雍正三年(1725)七月至雍正四年十一月之间。继而通过《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之吏科、户科奏折,判断出二县改隶时间当在雍正四年二月之后。
  • 作者:陈冰
  •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关键词:雍正朝 玉田县 丰润县 改隶年份 永平府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4)  共有 229 人次浏览
  • 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婚姻论财研究
  • [摘要]婚姻论财是婚姻缔结的一项重要礼仪形式。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社会贫困化的加剧、男多女少趋势的强化以及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影响,婚姻论财逐渐超出了农村社会的承受范围,进而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地方精英与农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地方精英大多站在批判或者消极承认的立场上,采取就事论事的解决方法,但并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及社会土壤。农民通过领养童养媳等变通的婚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婚嫁两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婴儿的生存权问题。童养媳婚俗现象并不值得肯定,但它的确是农村婚嫁困难情况下...
  • 作者:简玉祥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
  • 关键词:婚姻论财 冲击 应对 华北地区 民国时期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137 人次浏览
  • 民国时期西北地方文献目录述略
  • [摘要]地方文献目录是以内容涉及本地区的文献为对象而编制的一种目录,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资源、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情况。民国时期(1912—1949),西北边疆危机四伏,开发西北的呼声高涨,西北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在此推动下,西北地方文献目录的编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目录无论是在文献收录、编制方法及体例,还是在提要内容撰写等方面,都体现了实用性原则,蕴含了中国学人学术济世的学术思想和爱国精神。
  • 作者:周日蓉
  •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 关键词:民国 西北开发 地方文献 目录学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3)  共有 253 人次浏览
  • “棘津”地望考辨——从《史记》注解一则说起
  • [摘要]“棘津”之地名常见于典籍,但多有争论,莫衷一是。《史记·游侠列传》中对棘津之地的《集解》《正义》注释虽名同而实异。徐广之“广川之棘津”与张守节之“异称石济津、南津的棘津”并非一处,大有郢书燕说之误。而关于棘津之地的位置考证以及与其他地理位置的关系,也牵涉对《左传》等典籍文献的理解。加之最近考证该地之新说渐出,然尚需探讨。将甲骨卜辞记载与传世文本记载相结合,尚有可考证的空间。所以,棘津渡口异称“石济津”“南津”与“棘津城”并非一地,而“棘津”也并非“孟津”之所在。
  • 作者:王少帅
  •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棘津 孟津 《史记》 《左传》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2)  共有 301 人次浏览
  • 龙启瑞致周必超手札三通考述
  • [摘要]广西桂林图书馆馆藏龙启瑞致周必超手札若干通,其中有二通涉及诗学问题的讨论,是研究龙启瑞诗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另有一通提及《字学举隅》一书,有助于明确该书的作者等情况,今对三通手札的写作时间、背景等进行介绍、考证,并简述其文献价值。
  • 作者:罗天
  •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图书馆
  • 关键词:龙启瑞 周必超 手札 考述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1)  共有 198 人次浏览
  • 地方文献收藏利用略论地方文献收藏利用略论——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为例
  • [摘要]地方高校是为地方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开发地方文献数量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水平。福建各地方高校注意到文献资料收集对办学的影响,立足不同地域特色开展了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但还存在重专业文献轻地方文献、重历史文献轻现当代文献、重文字资料轻其他形式资料等问题。文章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为例,简述收藏地方文献的重要性及其现状,阐述收藏地方文献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当前进一步完善收藏...
  • 作者:尹虹娟
  •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
  •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地方文献 文献收藏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3)  共有 146 人次浏览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