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李冰治水离堆的具体位置与功能、意涵是历史上争论较多的问题。唐代以前所载之离堆,确切位置在今乐山乌尤山,离堆一词是对古蜀语“雷坻”等音的汉语翻译。唐代以后,因离堆原初意涵已不被知悉,加之文献错讹与前人误读,出现了灌县离堆与雅州离堆两说。灌县离堆之说在后世成为主流,前人认知中“凿离堆”与“穿二江”两事合而为一,离堆转变为分岷江水的水利设施。雅州离堆的名实变迁颇为复杂,其既与雅州得名相纠缠,又被区位重构至多处。对治水离堆的不断诠释与各时代认知的层累叠加,使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面相。治水离堆的名实迁转与意涵变迁是巴蜀历史断裂与延续的具体表现,也反映出古人地理认知的模糊性。 |
| 作者: | 杨朗 |
| 作者单位: |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
| 期刊: | 中国地方志 |
| JEL分类号: | |
| 基金项目: | |
| 文章编号: | |
| 关键词: | 离堆 李冰 巴蜀地区 名实关系 |
欢迎阅读《中国地方志》!您是该文第3位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