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天蚕丝是我国重要出口商品,而中国天蚕“丝质最优良者,首推江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近代江西天蚕业长期利权外溢。全面抗战爆发后,江西省围绕增产改质和挽回利权的核心关切,以泰和天蚕丝改良场、民生天蚕丝厂为改良先锋,构建了机构化的科学研究、公司化的经营业态、专业化的技术传播、扎实性的基层实践的立体产销模式。但受蚕户动力不足、经费难以保障、改良人员私利之争及围绕蚕丝收购引起的利益博弈等问题影响,改良未完全实现振兴江西天蚕业的初衷。在考察天蚕丝改良时,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进步,更应重视产销模式与资本运转。 |
作者: | 余静林 胡 燕 |
作者单位: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
期刊: | 中国地方志 |
JEL分类号: | |
基金项目: | |
文章编号: | |
关键词: | 战时 江西 天蚕丝 技术改良 统制经济 |
欢迎阅读《中国地方志》!您是该文第46位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