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30余年来规模化村村修史志的时空与类型考察
- [摘要]村史志编修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0余年来的村史志编修历史值得研究。村史志编修主要包括“点状式一村修史志”与“规模化村村修史志”两大类型,点状式一村修史志指民间自发的一村一志编修活动,规模化村村修史志则是有组织的编修活动;两类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村落终结”时代,规模化村村修史志更能满足时代需求。考察30余年来规模化村村修史志实践可知,至少有10个地级市、109个区县展开试点,成效显著。系统研究规模化村村修史志的历程、核心要素,考察其时空与类型,可以为村史志编修提供参考。
- 作者:钱茂伟 王笑航
-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关键词:村史志 村村修史志 公众史学 乡村文化建设
- 全文[ PDF 1292002.0 KB ] 2025.12(3) 共有 33 人次浏览
|
|
- 中国高校方志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 [摘要]中国高校方志学教育历经民国、新中国两个时期,其发展历程与国家大规模修志互为促进。方志学附属于历史学,具有偶然性较大、稳定性不强,游离于高校学科(专业)正常发展轨道之外,师资不稳定。深入研究方志学教育发展历程对当下高校方志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方志学应通过在历史学专业下面设置方志学专业方向,依托传统历史学专业实行人才分流培养;集中全国方志学师资,扎实推进方志学理论研究,建立起完整的包括各分支学科在内的较为成熟的方志学理论体系;并以校地合作为纽带,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修志人才,如此方...
- 作者:沈松平 朱瑞阳
-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 关键词:高校方志学教育 发展历程 特点 启示
- 全文[ PDF 1193565.0 KB ] 2025.12(2) 共有 109 人次浏览
|
|
- 新编《浙江通志》自然部类特色探究
- [摘要]自然部类是志书的基础部类,反映的是一地最具本源性的事物,其设计与编纂是这部志书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与关键之处。《浙江通志》在自然部类卷目(分志)设置思路上体现出记述的全面性、结构的合理性和特色的鲜明性等特点,巧妙地呈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本特征与记述框架。在各卷记述上更加注重体现地方特色、更加注重图、表体裁的运用,更加注重资料性与学术性并重,充分彰显了自然部类志书的记述特点。
- 作者:郑金月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省志 《浙江通志》 自然部类 卷目设置 编纂特色
- 全文[ PDF 958150.0 KB ] 2025.12(1) 共有 186 人次浏览
|
|
- 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比较研究——基于14省(直辖市)的文本分析
- [摘要]在全面完成第二轮地方志编修任务的背景下,回顾和分析我国地方志编修规划的形成与演进历史,综合比较14省(直辖市)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文本,其名称、发布时间、发布单位、法律位阶、框架结构、目标任务、规范要求、保障措施、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等虽各有不同,但内涵有共通之处。通过检视与反思,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存在编制修志规划的依据不足、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差异性、配套政策的协同性不够、规划的地方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透视第二轮修志规划的行政逻辑和理论逻辑,在第三轮修志工作规划的编制中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将提升修志规划地位...
- 作者:陈郑云
-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关键词:二轮修志 规划体系 志书质量
- 全文[ PDF 1322531.0 KB ] 2025.12(1) 共有 214 人次浏览
|
|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新方志实践探索
-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纂新的地方志被纳入《1956—196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自此,全国范围内的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展起来,具有悠久修志文化传统的山西也开启了编纂社会主义地方志的实践探索。山西许多市县成立修志机构,抽调人员开展工作,掀起修志热潮并取得一定成果。尽管这一时期的修志实践存在很多问题,但在继承修志传统、创新修志理论、探索工作体制、保存文献资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后山西新方志编纂积累经验。
- 作者:王张强
-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编辑部
- 关键词:山西 新方志 实践探索
- 全文[ PDF 1411795.0 KB ] 2025.12(2) 共有 64 人次浏览
|
|
- 两轮省级公安志编纂历程的回顾
- [摘要]公安志是新编地方志中的重要专业志,在两轮修志中,省级公安志编纂成果丰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首轮省级公安志编纂是在新方志编纂理论和编纂经验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开展的,走了一些弯路;第二轮修志时,在首轮修志工作的基础上,有了明显进步,但仍有不足。笔者以两轮省级公安志编纂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省级公安志编纂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全面客观地展现两轮省级公安志编纂的历史进程,总结其成绩和经验教训,以期对第三轮公安志的编纂工作有所裨益。
- 作者:易双立
- 作者单位:北京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 关键词:两轮 省级 公安志 编纂历程
- 全文[ PDF 1280816.0 KB ] 2025.12(3) 共有 44 人次浏览
|
|
- 南朝两部《京师塔寺记》辑述——兼论早期佛教寺院志的渊源与形成背景
- [摘要]塔寺记是我国佛教寺院志的早期形态,诞生于南朝时期。宋灵味寺释昙宗、梁史学士刘璆奉敕编撰的两部《京师塔寺记》是其中的代表作。它们记录了六朝南京地区塔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史事传说,是佛教史学与传统地记蓬勃发展、共同影响的结果。此外,两部《京师塔寺记》的编撰还与南朝君主优崇佛教、兴建塔寺的政策和风潮直接相关,是其对内巩固统治,对外宣扬文明与国力的产物。相比对佛教持批评态度的杨衒之编纂的《洛阳伽蓝记》,南朝塔寺记更能代表当时佛教寺院志的主流。
- 作者:刘欣宇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京师塔寺记》 释昙宗 刘璆 南朝 寺院志
- 全文[ PDF 1529952.0 KB ] 2025.12(1) 共有 209 人次浏览
|
|
- 入志方言的调查、记述与分布呈现
- [摘要]方志方言篇主要记述一地方言的种类、分布、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内容。从整体来看,旧版方志注重代表点方言的记写,但对一地方言的分布和内部差异等呈现不足,降低了方志方言篇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编纂方志方言篇,应突出方志特有的“志”的属性,除了对代表点方言进行准确具体的描写,还应体现该地方言的具体分布和内部差异等。县级方志方言篇的概述,应建立在村(行政村或自然村)级单位方言调查的基础上。方志方言篇应该有方言分布地图,也可根据需要制作方言特征地图。
- 作者:吴 健
-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 关键词:方志方言篇 编纂 方言调查
- 全文[ PDF 1218374.0 KB ] 2025.12(3) 共有 45 人次浏览
|
|
- 陈继儒纂修《松江府志》始末考辨
- [摘要]陈继儒纂修的《松江府志》现存58卷本和94卷本两个版本,学界一般认为58卷本为初刻本,刻于崇祯三年,而94卷本为增订本,刻于崇祯四年。通过对勘两个版本以及查考陈继儒诗文集中与纂修府志相关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94卷本实为初刻本,刻于崇祯四年,陈继儒主其事;58卷本乃删订本,刻于崇祯五年,陈继儒虽亦参与删订,然俞廷谔实主其事。94卷本的纂修时间从崇祯二年延续到崇祯四年,历时三年始成,而58卷本则删订于崇祯五年。
- 作者:杨少伟
-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陈继儒 《松江府志》 纂修始末
- 全文[ PDF 1318974.0 KB ] 2025.12(1) 共有 193 人次浏览
|
|
- 地方志标准化建设的检视与前瞻地方志标准化建设的检视与前瞻
- [摘要]标准决定质量,地方志标准化有助于实现地方志工作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应在系统考察地方志标准化建设的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全国地方志鉴标准发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地方志工作标准体系和编制规划;构建工作机制,建立国家地方志行业标准立项、编制和审查发布制度;鼓励先行先试,引导各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学会编制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地方志编纂标准化路径建设,助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 作者:李迎春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 标准化 检视 前瞻
- 全文[ PDF 1152404.0 KB ] 2025.12(2) 共有 70 人次浏览
|
|
- 清代扬州私修方志与“扬州梦”小说的地域叙事
- [摘要]清代扬州私修方志与“扬州梦”小说关系密切。乾隆时期,《平山揽胜志》《平山堂小志》《平山堂图志》《扬州画舫录》等扬州私修方志编纂薪火相续,秉持纪盛、传承、争胜等多重文化心态,“以地为经”分类设目,记载扬州城市名胜、社会生活与风土人情等地域内容,形成富有影响力的地域书写传统,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扬州梦”小说的叙事肌体:小说借鉴私修方志体例,以场景绾结人物、事件,组建叙事结构,进行空间转换;筛选、采撷扬州私修方志所载地域史料片段,巧妙地融入小说叙事,建构生动立体的扬州城市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在城市衰败的...
- 作者:张雨顺
-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私修方志 “扬州梦” 小说 地域叙事
- 全文[ PDF 1834030.0 KB ] 2025.12(1) 共有 193 人次浏览
|
|
- 乾隆《镇洋县志》所采“椒山序”辨伪
- [摘要]乾隆《镇洋县志》所采“椒山序”常被学界作为信实材料援引,该序以杨继盛的口吻自述嘉靖二十六年和顾允扬、王世贞肝胆相照。经考,序中“懋称又为元美师”的说法和王世贞对顾氏直称本名的称谓方式不相符合,称名适用于尊长对卑幼,而元美素来尊师重礼。该序对三人当年关系亲密的描述又和王世贞本人记其接交杨继盛的时间存在冲突,王氏关联诗文所记始于嘉靖三十一年冬。因此,“椒山序”属托伪之作,学术研究中应慎重对待这类出自地方志的孤证。
- 作者:李军
-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河北省语言文化创新发展研究基地
- 关键词:椒山序 杨继盛 王世贞 顾允扬 辨伪
- 全文[ PDF 1628252.0 KB ] 2025.12(1) 共有 100 人次浏览
|
|
- 略论近代方志中维护国权的理念和实践——以《大中华地理志》为例
- [摘要]古代方志内嵌着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对维护大一统国家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助力。至近代,帝国主义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侵略盘剥我国,在思想文化上也不断进行割裂和篡改。面对恶劣局势,国人希望在文化传统中寻找资源,与近代的科技相融合,找出一条在文化上自立自强的道路,让中华民族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在众多努力中,《大中华地理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以方志的形式为国争权益、启民爱国心,在艰难的岁月中用方志的文化能量呼唤吾国民众的觉醒。
- 作者:张灵
- 作者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关键词:近代方志 维护国权 理念 实践 大中华地理志
- 全文[ PDF 1539599.0 KB ] 2025.12(1) 共有 106 人次浏览
|
|
|
|
|
|
|
|
- 上饶县名含义演变考析
- [摘要]
- 作者:王 涛
-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关键词:
- 全文[ PDF 749585.0 KB ] 2025.12(3) 共有 42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