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论董一博对新方志学建设的贡献
- [摘要]董一博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他深入修志第一线调查研究,宣传、指导修志工作,写出了160多万字的方志论文和讲稿。董一博为新方志学建设作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地方志的科学属性,关于地方志的功能作用,关于构建方志学理论体系,关于彻底改变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关于史志关系,关于编修地方志的指导思想,关于地方志的持续发展,关于地方志的体例篇目,关于概述,关于方志资料工作,关于方志评论,关于旧志整理。我们缅怀董一博,不仅要学习他的方志学理论,更要学习他热爱方志事业、全心全意为方志事...
- 作者:王复兴
-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
- 关键词:董一博 方志事业 方志学
- 全文[ PDF 3202.0 KB ] 2019.6(3) 共有 155 人次浏览
|
|
- “志”存高远:新中国方志学术70年
-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全国各地的地方志事业先后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志书编修起步及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后第一轮修志全面展开和第二轮修志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等多个阶段,相应学术研究也伴随上述各时期逐步发展,日趋繁荣。从发展阶段、主要成就和未来展望等不同角度系统梳理这段历史,既对总结70年的发展经验富有价值,同时对推动今后事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潘捷军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方志学术 70年成就 回顾与展望
- 全文[ PDF 1548.0 KB ] 2019.6(5) 共有 139 人次浏览
|
|
- 史念海对新方志学的贡献
- [摘要]史念海不仅是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新方志编纂事业和新方志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史念海在1949年之后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利用方志文献,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新方志编纂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史念海对方志的起源和发展、史志关系、方志的性质、新方志的编纂方法、历史地理学与方志学的关系、新方志学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新看法、新建议,从而为丰富和发展新方志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 作者:扈晓冰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史念海 唯物史观 新方志学 方志编纂
- 全文[ PDF 1593.0 KB ] 2019.6(6) 共有 205 人次浏览
|
|
- 章学诚、戴震方志理论之争的研究评述
- [摘要]清代学者章学诚与戴震曾就方志纂修相关问题展开过一次激烈论争。关于论争的原因,晚清民国学者多从心理与学术思想角度进行分析,今人的分析则兼及二人现实境遇和时代背景等因素。关于章、戴学派划分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者多将此次论争视作学派、学科之争,但这种观点遭到当今学术界的质疑。如何评判章、戴双方观点,早期学者倾向扬章抑戴,而近年来出现“为戴震正名”的趋势。
- 作者:张易和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关键词:章学诚 戴震 方志 论争 研究评述
- 全文[ PDF 1614.0 KB ] 2019.6(4) 共有 164 人次浏览
|
|
- 孔尚任的方志编纂思想
- [摘要]清初文学家孔尚任编纂过《平阳府志》《莱州府志》,在方志编纂的具体实践中,孔尚任形成了自己对方志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方志编纂思想。他认为方志虽然从目的上说与史相近,但体裁上与史相别,所谓“旨与史合,体与史殊”。在具体编纂思想上,他提出方志编纂宜繁简得当,记载范围应严格控制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所谓“系于一地”。在门目设计与编排上,孔尚任最初接受平目体,后期倾向于使用纲目体,且创设了“兵氛”,提出“列女”中宜记才女,发展了方志编纂的类目。
- 作者:陈时龙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 关键词:孔尚任 方志编纂 平阳府志 莱州府志
- 全文[ PDF 1503.0 KB ] 2019.6(4) 共有 170 人次浏览
|
|
- 基于《中国地方志》计量统计的方志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1994—2018)
- [摘要]《中国地方志》是方志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所载文章反映该领域最主要、最集中的知识生产成果。以《中国地方志》1994—2018年为研究对象,对25年间所刊文章进行梳理,以最终所得与方志相关2769篇论文为样本,统计分析方志学相关知识的生产主体构成、方志学相关知识内容的生产与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方志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特点,并提出若干建议。
- 作者:巴兆祥 李 颖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学系
-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 方志学科 知识生产 知识体系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5) 共有 150 人次浏览
|
|
- 谢国桢与方志学
- [摘要]谢国桢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文献学家。他对方志的认识是志书与史书相辅而行。在他看来,方志学的流派可以分为“史法”派和“史实”派;方志学的发展可以分为雏形期、形成期、繁盛期三个阶段。谢国桢对方志的认识决定了他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对方志的运用,在南明史、清初史、社会经济史、农民战争史研究方面皆有充分体现。
- 作者:任芮欣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关键词:谢国桢 方志学 以志研史 方志编修 方志评论
- 全文[ PDF 1491.0 KB ] 2019.6(4)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傅振伦与方志序跋傅振伦与方志序跋
- [摘要]傅振伦是20世纪中国著名方志学者,其早年所著《中国方志学通论》是中国现代方志学名著。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的首轮修志活动中,傅振伦热衷于为全国各地编修的新志撰写序跋。傅振伦一生撰写了百余篇方志序跋,他所写的方志序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各具特色。方志序跋是傅振伦阐发其方志思想的重要形式。探讨和研究这些方志序跋,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傅振伦的方志思想。
- 作者:薛艳伟
- 作者单位:晋中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 关键词:傅振伦 方志 序跋
- 全文[ PDF 2072.0 KB ] 2019.6(3) 共有 194 人次浏览
|
|
- “首善之区”:《大中华京兆地理志》的编纂思想
- [摘要]进入近代,方志与乡土志的修撰有了自己的新任务。民国8年(1919),林传甲组织编修的分省地理志《大中华地理志》中的一卷——《大中华京兆地理志》发表。京兆是代表国家行政中心的京师所管辖的省级地方行政区划,是当时的“首善之区”。从《大中华京兆地理志》的编纂思想与体例中,可以看出时人将京兆地方看作一个特别的省级行政区域,并将标榜其首善之区地位的思想寓于这部地理志的撰修之中。
- 作者:钟一鸣
-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关键词:地理志 京兆地方 林传甲 《大中华京兆地理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1) 共有 1723 人次浏览
|
|
- 刘咸炘撰修四川方志的尝试与总体设想
- [摘要]刘咸炘乃近代四川国学大师,对蜀地之历史满怀深情。刘氏治史强调“察势观风”,对方志尤为关注。刘氏虽未实际参与相关方志之撰修,但撰有《双流足征录》《蜀诵》《通志私议》以阐述其主张。前两者为刘氏撰修方志的具体尝试,后者则更为其撰修方志的总体设想。刘氏为家乡史地之学术努力有着空间上由近及远,主题上由小及大的特点。刘氏上述3部著述及其所展现的学术思想,在其史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探究方志的编纂颇有参考价值。
- 作者:熊锐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理学部
- 关键词:刘咸炘《双流足征录》《蜀诵》《通志私议》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1) 共有 1304 人次浏览
|
|
- 刘献廷学术贡献及卒年考论
- [摘要]明末清初学者刘献廷,其学主经世致用,自象维、律历、音韵、山川、水利、财赋、军政、岐黄、释老、戏曲、书法无所不习,于方舆、经史、戏曲等每有独见。故以布衣名动京师及东南,多为大儒所赞,并得邀入京师参修《明史》《大清一统志》等。在方志学上,首倡史志著述纪录经纬等重要概念。因其著述多亡佚,致其卒年在清代即已有争议,后世王欣夫、梁启超、来新夏等人考据多以王源《刘处士墓表》所称康熙三十四年(1695)七月六日卒为准。今翻检其稿颇有矛盾,故就其卒年对旧有诸说再作探讨。
- 作者:崔瑞萍
- 作者单位:国家方志馆
- 关键词:刘献廷 卒年 学术贡献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1) 共有 1705 人次浏览
|
|
- 变通与启下——嘉庆《邹平县志》述评
- [摘要]嘉庆《邹平县志》是在地方官吏倡导下,由地方官吏和士绅共同完成的一部地方志佳作。是志一改先前志书体例,采用纪传体,通过增加、补充、调整、订正和删除等方式处理前志已记述的内容,具有体例允当、内容旁征博引和以事系人的特点。是志虽然存在收录人物事迹不详和内容失实等不足之处,但其体例为此后的道光志和民国志承袭,其内容也为道光志和民国志抄录。在清代邹平地方志修纂历程中,嘉庆《邹平县志》起到变通与启下作用,而其《总纪》的设置和《艺文考》的著录方式更是对当今修志具有参考价值。
- 作者:李沈阳
- 作者单位: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
- 关键词:《邹平县志》 修纂 特点 价值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1) 共有 1768 人次浏览
|
|
- 嘉泰《会稽志》勘误一则
- [摘要]
- 作者:柳哲霖
-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会稽村
- 关键词: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1) 共有 1602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