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简论志书民族篇章记述
- [摘要]志书民族内容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是志书的地方特色之一,尤其是民族自治地区所编志书。通过提高对民族篇章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分析民族篇章编写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可以重新确定志书民族篇章的记述规范和要求,从而使志书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 作者:李秋洪
- 作者单位:广西区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民族篇 志书 地方特色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2)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
- 刘知幾史志思想综论
- [摘要]唐刘知幾《史通》既是首次对以往中国史学理论的全面总结,也是首次对以往方志理论的全面总结。《史通》研究了史志编纂方法,主要体现在史志观念(含史志关系、史志作用)、编纂(含人才、采访、撰写制度、体例、模拟、叙事)、文本(含内容、分类、体裁、用语)三方面。
- 作者:韩章训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刘知幾 史志思想 综论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
|
- 地域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
- [摘要]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形成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的悠久性、内容的多样性、创造主体的多元性、文化形态的独特性(差异性)等特征。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地域文化是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在全力抓好三级志书和年鉴编纂的同时,在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 作者:杨泽荣
-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自治区党政综合办公大楼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地域文化 收集整理 开发利用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2)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修志应重视口述资料的运用
- [摘要]第二轮修志面临资料缺失问题,而作为资料补充渠道之一的口述史,在地方志领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轮修志应重视口述资料的运用,使其在志书资料补充收集中发挥更大的功用。口述资料能补充志书关键资料、微观资料、一手鲜活资料,以及印证文献资料。同时,使用口述史资料也面临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七项举措:一是研究理论,加大理论指导力度;二是建立制度,提供规范化保障;三是指导工作,推动开展口述资料收集;四是实施项目,投入具体口述史实践;五是实现数字化,使口述资料得以妥善保存、信息共享;六是加强口述史人才队伍...
- 作者:张 宁
- 作者单位:北京市方志馆
- 关键词:口述史 口述资料 第二轮修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2)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章学诚谱牒入志思想浅析
- [摘要]谱牒入志思想是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章学诚主张在志书中设立《氏族表》以“表氏族”,专门记述一地氏族的谱系情况,以求收到维护亲族和睦,确立修谱凡例,便于资政策问的功效。在具体的编修实践中,章学诚从人物辑录标准、编撰结构与氏族排序以及文字书风等方面,对方志《氏族表》的编写提出建设性的观点。章氏以谱牒入志思想创新旧志体例,其观点在方志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 作者:孔祥龙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章学诚 谱牒入志 氏族表 士族表 族望表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
|
- 论志书主编的统揽作用
- [摘要]志书主编在志书编纂过程中具有统揽作用,主编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志书的形成过程和质量。志书主编必须具有独立的思想和对整部志书的驾驭能力,从一开始就要介入编修工作的每个阶段,超前谋划,把编纂思路和修志意图贯穿到整部志书的编纂过程中。志书主编要切实履行职责,做编辑人员的主心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每个编辑明白主编的工作思路和意图,以形成上下合力的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志书合二为一的编纂思想,确保志书行文规范的统一和志书的编修质量。关键词:志书编修志书主编统揽作用
- 作者:饶国龄
-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教育局史志办公室
- 关键词:志书编修 志书主编 统揽作用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2)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新编《洞庭湖志》结构探析
- [摘要]新编《洞庭湖志》是章节体的小篇并列式结构,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值得肯定:一是实现了由人文山水志向自然实体志的转变;二是完成了区别于政区志的湖志志体的独立;三是构建了当代水志编纂的结构范式。
- 作者:任国瑞
- 作者单位:湖南文献研究所
- 关键词:《洞庭湖志》自然实体志结构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2) 共有 2 人次浏览
|
|
|
|
- 《当代上海历史图志》述评
- [摘要]
- 作者:沈泳清
-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198 人次浏览
|
|
- 试述《大明一统志》的刊本及其历史贡献
- [摘要]《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的重要典籍,流传广泛、使用者众多。通过考察《大明一统志》各种刊本,选取其初刻内府刊本与万历万寿堂本进行比对,可以考证初刻内府本的特点,并从版式、体例、断限、内容、取材等方面论述万寿堂本的变化及其存在的一些遗憾,进一步探讨《大明一统志》的价值与历史贡献。
- 作者:巴兆祥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大明一统志》 万寿堂 内府本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
|
- 光绪《逍遥山万寿宫通志》成书及史料价值论略
- [摘要]光绪《逍遥山万寿宫通志》初编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前后历经七次纂修,终成鸿篇巨制。该志体例详备、资料征引广博丰赡,保存有大量万寿宫营缮、许逊信仰、净明道派等方面的宗教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作者:王文章
- 作者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 关键词:光绪《逍遥山万寿宫通志》 万寿宫 许逊信仰 净明道派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
|
- 从光绪《平乐县志》看清政府对城镇的统治与管理
- [摘要]城镇是一个不同于乡村的社区。这里人口密度大、工商业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强,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清政府在城镇设置官方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对其进行直接统治。与此同时,统治者又借助民间力量进行管理,并通过兴办教育、举办讲约以及主持公祭等活动,对城镇民众进行社会教化。平乐县城的个案虽有其特殊性,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在城镇的统治和管理方式。
- 作者:宾长初
-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关键词:《平乐县志》 清政府 城镇管理?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
|
- 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神木县志》成书年代小考
- [摘要]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清代陕西《神木县志》,未著其纂修成书时间。以往认为该志成书于雍正、乾隆年间的观点并不正确。从其所记内容判断,这部《神木县志》的成书年代当在康熙末年,尤以康熙五十四至五十九年(1715~1720年)之间最有可能。
- 作者:李大海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
- 关键词:神木县 《神木县志》 成书年代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
|
- 方志所见清代广州炮台
- [摘要]自清初到清末,广州曾数次大规模建设城防、江防、海防炮台,炮台遍及广州城边和通往海口的珠江旁。广州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炮台最多的城市。史志文献资料对炮台记载多有不一致之处,现代学人对广州炮台较少深入研究,对此也未见有所厘清。文章通过清初以来的方志和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述,澄清广州各个时期有关城防炮台、江防炮台、海防炮台的名称、位置和相关线索等情况。
- 作者:黄利平
-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虎门炮台管理所
- 关键词:炮台 方志 广州城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
|
- 从中国古代采风制度的兴衰谈史志民间采风机制的建设
- [摘要]中国古代统治者设立采风制度,在文艺、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文章简要总结了采风制度的兴衰及其影响,就当代社会建立史志民间采风机制进行探讨:其必要性取决于史志事业的地方性及其承担的任务,使得对民间史志资源的抢救和挖掘要求日益迫切;其有利条件除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30多年取得的成就和奠定的基础外,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供了政策条件,民间修志热及民间史志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条件;其建设办法是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依托省、市、县三级史志工作机构,建立省、市、县、乡镇、采风人五级工作机...
- 作者:李中华
- 作者单位:
- 关键词:采风制度 史志 机制 建设
- 全文[ PDF 0.0 KB ] 2015.2(1) 共有 3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