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关于地方志立法若干问题的研究
  • [摘要]地方志立法是落实依法治志的具体表现。推动地方志立法,需要找准地方志事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的位置,明确立法性质、拟调整的法律关系,找准需要解决的现实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方案。地方志立法应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论、实践和需求方面加强研究,提高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 作者:赵鹏
  •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关键词:地方志 立法 研究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203 人次浏览
  • 论建设强军文化新时代背景下军事志书成果的创新转化
  • [摘要]军事志工作经过30多年的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成为不可多得的史料宝藏。做好新时代军事志书成果的创新转化,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资源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在推进资源挖掘系统化、拓展内容形式多样化、做好学志用志普及化方面下功夫,强化军事志书成果创新转化的基础、丰富军事志书成果创新转化的路径、实现军事志书成果创新转化的目标,使其真正“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 作者:李涛
  •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研究中心军事志研究室
  • 关键词:强军文化 新时代 军事志书 创新转化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211 人次浏览
  • 再论章学诚史志学说的历史贡献及辩证思想——纪念章学诚诞辰280周年
  • [摘要]章学诚系引导中国近现代史志学术史的集大成者。一方面,他从“六经皆史”的史学论、广泛深邃的史义说和卓然不群的史德观等方面对史学研究作了精辟阐述;另一方面,其矢“志”不渝的方志编纂事业,革故鼎新的方志学术体系特别是独到精辟的史志关系理论,又为中国方志发展史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由于“章学诚其人其学几乎隐没了100年”,但“在现代经历了一次被‘重新发现’的际遇”,因而在其诞辰280周年之际,再度梳理和挖掘其史学、方志学等学术思想,对推进史志编研事业意义重大。
  • 作者:潘捷军
  •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关键词:章学诚 史志思想 学术探索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125 人次浏览
  • 由陆贾《南越行纪》及罗泊湾汉简谈方志起源
  • [摘要]完成于西汉初南越国时期的陆贾《南越行纪》是已知最早专记岭南地理风俗的志书。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从器志》《东阳田器志》是岭南已知最早以“志”命名的文献实例,揭示东汉杨孚撰《南裔异物志》之前岭南“志”的文化背景,将岭南“志”史的视野前推至西汉,进而拓宽方志源流研究的思路。
  • 作者:陈泽泓
  • 作者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关键词:南越国 南越行纪 汉简 方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725 人次浏览
  • 易鸾嘉靖《和州志》考述
  • [摘要]明易鸾嘉靖《和州志》17卷是现存较早的安徽和县地方志。该志刻本今仅存两部,分别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和日本内阁。而天一阁藏本仅存8卷,全帙仅见存于日本内阁。该志在专题资料、辑佚、校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作者易鸾生平、流传和特点以及文献价值值得考述。
  • 作者:孙利政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 关键词:明易鸾嘉靖《和州志》17卷是现存较早的安徽和县地方志。该志刻本今仅存两部,分别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和日本内阁。而天一阁藏本仅存8卷,全帙仅见存于日本内阁。该志在专题资料、辑佚、校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作者易鸾生平、流传和特点以及文献价值值得考述。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400 人次浏览
  • 民国《上海县志》的编修
  • [摘要]民国时期,中国修志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地相继开启了新一轮的方志编修工作。民国《上海县志》是上海县修纂的第一部民国上海县志,也是民国县志编修的重要成果之一。从其编修过程可知民国县志编修的大致轨迹:修志议案的草拟、修志局的筹备成立、资料的采访调查、体例目录的拟定、志稿的纂修与草稿的修纂等环节。且民国《上海县志》在资料的采访调查上兼具广度与深度,在体例篇目上有继承创新,展现了民国县志修纂的科学性与现代性,是旧方志向新方志变革的先声。
  • 作者:闵桃
  •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 关键词:民国《上海县志》 上海县修志局 县志编修 采访调查篇目体例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656 人次浏览
  • 方志学视野下的晚清中外台湾游记——兼论近代台湾地方话语权的再建构
  • [摘要]方志和游记的概念及内涵历来有所区别。我国台湾地区因开发时间晚、赴台手段少等特殊原因,模糊了台湾方志与游记间的界限,甚至还赋予清代台湾游记“类方志”的内涵。阐释晚清时期台湾游记与方志在体例及内容上的共通之处,并通过对中外台湾游记中地貌风物、先住民对于台湾早期住民的称呼,历来说法颇多。中国台湾及日本学界长期沿用“原住民”或“原住民族”这一说法。本文为表尊重,在引用台湾学人的著作或译著时均沿用原作之称谓。在阐述自身观点时则使用“先住民”一词。一是使用“先住民”的称谓符合我国一贯以来的相关方针与要求;二...
  • 作者:卞  梁   连晨曦
  •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
  • 关键词:方志学 中外台湾游记 晚清 话语权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269 人次浏览
  • 清代至民国南京内河水环境治理模式演变研究
  • [摘要]清至民国,南京官绅在治水事业中的角色与作用,随着地方权力格局的转变而彰显出纷繁复杂的态势。治水模式不断变迁的背后,反映的是治水与政治局势间的转复因应关系。总体而言,国进民退是清至民国南京内河水环境治理模式的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官督绅办,还是官督官办,政府自始至终都在背后掌控整个局势。换言之,在地方事务运转的空间中,政府的角色其实从未消失,只是强时显性存在,弱时隐而不彰。
  • 作者:刘亮
  •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生态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 关键词:南京 治水模式 国进民退 内河水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224 人次浏览
  • 民国通志馆修志经费来源探析
  • [摘要]民国时期政府官方主导修志的模式,决定了各地通志馆修志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而频繁更迭的政局与变动不已的时局,导致修志经费保障不稳定,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这促使通志馆人士拓展经费来源,并通过自行筹措、社会劝募等方式,推动修志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民国通志馆修志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与总体状况,反映了乱世修志背景下地方志编纂经费的演变趋势,彰显了修志经费在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作者:曾荣
  •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关键词:地方志 经费来源 通志馆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153 人次浏览
  • 《清代职官年表》载“奉天府尹”——基于地方志文献的考察
  • [摘要]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是研究清代官制与政治的主要工具书之一。关于“奉天府尹”一职,钱氏记历任者共97任、92人(其中5人两次赴任)。清代至民国时期修撰的地方志文献,对“奉天府尹”的记载亦数不胜数,收录在人物志、职官志、沿革志等部分中。地方志文献记载中有6人与《清代职官年表》所载有出入,结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考证得知:廖文山、鼎彝、姜希辙、俞化鹏4人应为地方志载误;岐元、增韫2人确实就任过奉天府尹,可能为《清代职官年表》漏载。
  • 作者:赵逸才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关键词:《清代职官年表》 奉天府尹 地方志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412 人次浏览
  • 汪振声事略及《新疆纪事》诗作者辨正
  • [摘要]近代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译员汪振声颇有时誉,但其生平资料缺乏,仅散见于《西征日记》等个别文献。根据《西征日记》梳理其生平主要事迹,可推考其生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左右。汪振声主要参与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后期《公法总论》《营工要览》《铸金论略》《农学津梁》等西学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其参与翻译西方科技书籍19种,影响较为广泛。在梳理和考察其事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晚晴簃诗汇》收录《新疆纪事》诗二首作者误为陇西刘炳青,实际应为汪振声。
  • 作者:张国栋  高  荣
  •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图书馆
  • 关键词:汪振声 新疆纪事 晚晴簃诗汇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235 人次浏览
  • 汉代海阳侯国及海陵城考
  • [摘要]泰州,古称海阳、海陵。以往学界多据《汉书·地理志》所载,将始置临淮郡的武帝元狩六年(前117),作为海陵初置的时间,对此前的海陵历史及汉代海陵城也多语焉不详。经考证,海陵在秦代置县,汉初为海阳侯国的封域,汉代海陵城的大致位置位于今泰州市海陵区。
  • 作者:周金波
  • 作者单位:泰州市博物馆
  • 关键词:汉代 海阳侯 海陵城 侯国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432 人次浏览
  • 阮元蜀师砖与隋炀帝陵考论辨正
  • [摘要]清代扬州学者阮元在地方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是乾嘉时期代表人物,以往的研究者对其相关活动及特点等论之甚详。其实阮元的研究也存在一些讹误。清代扬州出土过“蜀师”铭文砖,阮元认为是孙吴五凤二年(255)修筑广陵城之城砖,然综合来看,“蜀师”砖应与孙吴筑广陵城无关。阮元根据嘉靖《惟扬志》等考证扬州城北“皇墓墩”即隋炀帝陵,根据近年的考古成果可知,“皇墓墩”与隋炀帝陵无关。通过个案的探讨,可以总结出阮元考证失误的一些原因,对其地方史研究也可有更全面的认识。
  • 作者:余国江
  • 作者单位:扬州城大遗址保护中心
  • 关键词:阮元 蜀师砖 隋炀帝陵 扬州城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245 人次浏览
  • 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暨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研讨会综述
  • [摘要]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暨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研讨会召开,冀祥德对抗日战争志编纂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要求。邱新立对编纂业务问题作解释说明。方志专家与历史学者针对编纂工作中出现的志书定位、史志区别、分类标准、篇章结构、写作规范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价值、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 作者:范晓婧  常洁琼
  •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抗日战争志专项工作室方志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关键词:中国抗日战争志 地方抗日战争志 编纂工作
  • 全文[ PDF 0.0 KB ] 2018.5(6)  共有 126 人次浏览
 1